李琪又說:“我二哥確實是打算找那些一直沒法出頭的藝校生。但那些藝校生,缺乏機會,有很多走了是極端的路子。我擔心他找了那些網紅因為看不到出頭的機會,攪亂了他的計劃。”
耿植點頭說:“我會跟他談談。說起來,如果成了也算是雙贏的合作。”
“我就是這樣想。雖然耿氏在明面上是要吃虧的。但……”
“但暗地里,我個人在經濟方面和你們家合作更密切。另外,在另外一種經營模式有一個友好的盟友。”
耿植笑著說:“我明白你的苦心!”
李琪笑著說:“你明白就好!”
耿植當然明白。以網紅為切入點的娛樂公司不少。但網紅這個群體是真的很龐大。
俗話說的好,一粒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
更不要說網紅圈這一大鍋粥,可不只是一粒老鼠屎。
網紅與藝人之間的根本差別在于曝光渠道。網紅的渠道只通過網絡。你不可能知道躲在網絡背后的是怎樣的人。
那種單打獨斗的網紅,人設很容易崩。甚至只需要一次忘記開美顏。又或者說了一句放肆的話。
可以說,網紅雖然有多培訓班,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網紅都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也沒有幾個是有專門團隊打理的。崩人設的機會比藝人更大。
加上人數基數大,網紅的虛假就變得深入人心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紅未必就是壞的。耿植也認為絕大部分網紅在入行之前都不想做出格的事。
前提是能紅。如果一開始就紅了,網紅其實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事。
不過,網紅紅起來也會有麻煩。任何一個紅人,背后都需要一個團隊經營。而李珺的計劃,是要培養一大群當紅的網紅,然后將他們朝藝人方向培養。
李珺未必有那么多人力資源去經營那么多的網紅。
人紅是非多。就算一開始將人管住了,但李珺未必能在一群網紅捧起來后還能看住所有人。
商場如戰場。如果他一個不注意,幾個網紅出了問題。他整個公司都可能會陷入危機。因為他這次是要搞一個幾十人大組合。
李琪的意思是希望他能幫李珺從根源上防止出現那樣的事。
怎么防止?首先是要將網紅從心態上改造。讓他們不能認為自己是一個網紅,只是一個還沒發跡的藝人。
另外,還要讓他們感覺自己有機會紅。
耿植覺得李琪是想讓“星計劃”和李珺的網紅計劃聯系起來。
耿植對此并不反對。
他之前發起“星計劃”,就是想撿到滄海遺珠。而李珺的網紅計劃本質上也是如此。連個計劃都是從那些想進入娛樂圈,卻一直找不到機會的人群。
兩個計劃并不沖突。
看來李珺的“野心”要比他之前想的要大得多。
不過那也正常得很。畢竟,李珺手中也有許多渠道資源。
耿植想到這里,說:“我就跟二哥談談,看怎么將我們手中的渠道整合起來。畢竟,如果藝人中心有好苗子,也可以提前給他們造勢。我們手中現有的渠道,給他們有些浪費。但是二哥那些不好不壞的資源,卻可以給他們曝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