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因為娛樂圈的大丑聞,讓娛樂圈陷入寒冬。很多流量藝人無片可拍。好不容易市場回暖,那些經濟公司開始想辦法挽救一些沒被輿論淹沒的流量明星。
但是對于那些人來說,寒冬已經形成。除非他們放下架子,去演真正適合他們演技的小角色。要不然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機會。
而偏偏耿氏在那兩年自制片賺的盤滿泊滿。
另外耿氏的藝人,看起來也像是流量藝人好些個藝人的粉絲都是在短時間內暴漲。
他們可能是想學耿氏。試著靠著自制片賺錢的同時,將自己的藝人捧起來。
因為娛樂圈的寒冬到來,圈內片酬行情大跌。一些藝人并不是很甘心。他們觀望著,看市場是不是會將片酬升回來。
但很遺憾,市場片酬行情不僅沒有向上,甚至在向下。
從喬曉芬的總結中,耿植看到一個數據。
“去年全年,成功發行的影視劇中,演員片酬占制作預算的31。較前年下降3個百分比。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藝人在競爭主演角色時,不乏自降片酬的情況。同時也有人愿意接受票房分紅這種片酬結算模式”
而今年一些藝人再次拿到高片酬。
“自制片主演片酬在三千萬到八千萬之間,電視劇單集片酬在四十到七十萬之間。而非自制片中,一線藝人電影片酬在三千萬到五千萬之間。電視劇單集片酬為二十到三十五萬之間。”
這兩項數據已經說明,今年重新抬頭的片酬,根本就是自制片哄抬市價。想要將市場行情重新來回來。
耿植倒是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成功。他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
娛樂圈的洗牌還遠未結束
而且這次洗牌是有利于耿氏的。
他也對為什么星皇和仁禾之前為什么突然要針對他和耿氏有了根深的感悟。
大概耿氏已經成為這次娛樂圈洗牌中關鍵的一元。星皇和仁禾都已經察覺這次娛樂圈要進行一次深入洗牌。
他們想要扭轉局勢。尤其仁禾這樣靠著明星經紀業務賺錢為主的公司。他們靠著培養流量明星,抬高片酬這樣的方式賺錢。
這次娛樂圈洗牌的趨勢,是將沒有多少演技的流量明星震蕩出局,同時降低明星片酬在影視劇制作成本中的比例。
而耿氏和仁禾是完全對立的。而且現在已經洗牌中的中流砥柱。
難怪對方那么針對耿氏了。
耿植對洗牌抱歡迎態度。這樣的洗牌,冷死的是那些扎根不深的,不夠茁壯的。給真正潛心演藝工作的藝人騰挪出更廣闊的空間。
但問題前幾年整個圈子的浮躁,透支了整個娛樂圈。如果這個寒冬只是一次寒潮,那倒是無礙。但如果成了一個冰期,那娛樂圈就要元氣大傷。
而他認識的人之中,有不少也在投資娛樂圈。特別是投資院線。
如果娛樂圈元氣大傷,院線的寒冬也要來了,那院線還會有和他一起對抗好萊塢的底氣
他得想辦法保住娛樂圈的元氣。或者說,他應該盡可能將現在遇到困難,但是真有演技的演員保住,并且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演員,吸引圈外資金投資娛樂圈。而不是靠著自制片的自嗨營造出來的虛假繁榮。
那不是他和耿氏能做得到的。
所以他拉了的陸道明嚴逸開了一個視頻會議。李琪自己人,自然也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