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小丫頭也就罷了,家中兩個小妮子也不說了,畢竟,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真的很難抵擋酸奶的誘惑,喜歡,很正常,不喜歡,那才叫奇怪。
可就連馬兒都喜歡,伴著草料吃,倍兒香。
一邊吃,還一邊打著響鼻,時不時,頭過來蹭一蹭,親昵得不要不要的。
這讓他覺得,他的騎術距離升級,可能也就差一盒酸奶。
雖然迄今為止,他都沒嘗試過乘騎。
搞定,回到家,簡單洗了洗,飯菜也好了。
還行。
魚,羊,雖然肉比菜多,但是,他還受得住。
作業……
昨天寫過,今兒個,就不寫了。
畢竟,現在提倡雙減,不補課,不考試,考試也不許報成績。
聽聽曲子不錯。
五弦琵琶,七弦古琴,這些東西,現代社會都很少見了。
尤其五弦琵琶,看過《國樂大典》就知道,這玩意已經失傳,只有島國還有保存。
等回頭有了錢,再買架箜篌回來,臥式的,經典皇家宮廷樂器。
《孔雀東南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
臥箜篌這玩意,現代社會是真沒了,想看都沒得看。
表演者亦不乏。
鄭愔,姜籬,雖出生新羅,可打小學的,都是漢家禮儀。
連書法,臨的都是漢字碑帖,更別說音律樂器。
這也是當下的國際地位決定的,雖然因為時代的局限,太遠的地方夠不著,可周邊這些國家,真就不存在什么民族特色。
方方面面,都是跟著大唐學。
這一點,長安城往來不絕的遣唐使,國子監經年不斷的留學生,便是最好的證明。
然后,就歇著了。
今天一天,雖然太累的活沒干,也沒怎么勉強自己,卻也不輕松。
是以躺下之后,回現代,就查了點關于水稻育苗方面的資料,網上白嫖了一份水車圖紙,然后訂閱下載了幾部小說,回來看了一會,睡覺。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
早早的,公雞便開始打鳴,繼而,清晨的寧靜悄悄被打破。
如同往常一樣,二狗二虎喂馬,大黑小黑趕牛放羊,女人們負責洗衣做飯,區別在于,老章帶了幾個人,砍樹,伐竹。
陳遠騎著汗血馬,旁邊跟著胭脂馬,路過,笑著問道:“老章,這干嘛呢,要蓋房還是搭棚?”
“不蓋房也不搭棚,這不,要種稻子了嗎,稻子要水,種之前要,種之后也要,所以,小人想帶著做一架翻車。
翻車可以把河里的水送到地里,這樣就不用一桶一桶提,一擔一擔挑了。”
相處這么些天,新主人什么性子,老章大概也清楚了,是以說起話來并不顯得拘謹。
“哦,翻車,就是那種一頭在水里,一頭在田邊,要人力來轉動的灌溉設施對吧?”
其實陳遠沒見過。
因為這東西,便是鄉下,也絕跡好多年了。
倒是那種圓形的,靠水流或者風力推著轉動的水車,網上,一些景點,還能見到。
眼下之所以能說清楚,僅僅因為昨夜找水車圖紙的時候意外看見過。
簡而言之,水車,又稱筒車,是翻車,也稱龍骨水車,的進化版。
翻車需要人力或者畜力驅動,始于東漢年間,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流傳最久遠,的灌溉工具。
而水車,全自動,無需人力,始于唐朝中后期,當下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