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水泥?”
又搞不懂了。
字大體是都認得的,可加在一起什么意思,費解。
總不能,水泥就是水和的泥吧?
結果,這水泥,還真是水和的泥。
準確的說,是用來拿水和的泥。
水泥加水一和,摻入砂石,李二說道:“這便是混凝土,只要澆注成型,等上一夜,便能凝固成石。”
這樣一說,便都理解了。
稀泥干了會變硬,糯米灰漿粘連之法,亦古已有之,想必,這水泥混凝土,便是同樣的道理。
只是這效果,未免也太好了些,竟可比擬巖石,甚至優越之處,猶有過之。
能混到現在的位置,自然也沒有傻子。
很快房玄齡便問道:“敢問陛下,這水泥制作,是否艱難?”
意思很簡單,若十分艱難,也就罷了,注定不可能大范圍推廣使用。
可萬一要是不那么艱難,那意義可就大了,修橋鋪路,修墻筑城,用途不要太廣。
李二早就想好了。
這東西,除非不大面積推廣使用,否則,想藏著掖著,根本不可能。
而這東西,要是不大面積推廣使用,那還有什么意義?
在他看來,水泥的出現,注定是要為整個大唐國力提升服務的,更何況,手里還有專利法。
是故,意氣風發,深吸一口氣,笑道:“豈止是不艱難,根本就是簡單,隨朕來!”
說完,便領著開始參觀整個工藝。
這一參觀,頓時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
就這?
礦渣,泥巴,石灰,加石膏?
石炭渣也能用?
破損的瓷器陶罐碾碎也可?
不是,這也太搞了吧,這么好用的寶貝,怎么可能就用這些東西來做?
回過神來,又禁不住大喜。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哈哈!”
“陛下,筑城墻吧,若以此物筑墻,定堅不可摧!”
“鋪路,鋪到高句驪,屆時大軍糧草一路暢行無阻,直抵平壤!”
“吐谷渾也行,西海道,赤水道,隨便選一條,路鋪好了,直接殺過去!”
“……”
興奮壞了。
貞觀一朝,說到底,是以武起家,若非如此,當初玄武門之變大抵也不會成功。
而這個年代的文人,也不是只讀書的。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騎馬。
便是如房玄齡這等文臣,年輕時也是放下筆,便可騎馬上陣殺敵的主。
更何況,今日來此者,多為武將。
是以一個個宛如打了雞血一般,一股狂熱的氣氛迅速蔓延全場。
要修路,要打仗!
要滅了高句驪,要干掉吐谷渾!
而事實上,李二也是這么想的。
不是修城筑墻不好,而是,修城筑墻,歸根結底,是挨打的,可把路鋪出去,卻是打人。
挨打與打人,顯然,打人比較有意思!
當然,現在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把產能和效率提上來。
可這事又急不來,所以,便打算去驪山看看。
畢竟,也有些日子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