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還是很不錯的。
六個加料口的設計,便于進風,也便于將燃燒均勻的鋪滿鍋底。
這樣對燃燒很有好處。
而整口鍋桶形的設計,以及僅僅半米的高度,也是為了盡可能使得受熱均勻,把焦煉好,煉透。
六臂哪吒的設計,也起到了作用,省了多少煤不知道,也不重要,但是,視覺效果很好。
自某個時間段起,燃燒室洶涌的火苗就沒斷過。
只是,需要的時間著實不短。
現代工業中,一窯水泥煅燒只要半個小時左右,可這煉焦,都是十個小時起步。
所以,這一燒,就燒到了第二天。
這天吃過早飯,再來看的時候,燃燒室里安靜多了。
主要是連續噴射這么久,儼然已經沒東西可噴。
這也意味著,這一窯焦煉得差不多了,于是,備水,停火,出料。
出料有出料口,在側面。
隨著封堵的土石移開,出料口拉開,霎時通紅的焦炭冒著煙氣,傾瀉而出。
“站開點,都站開點!”
“水,澆水,快!”
“……”
簡單粗暴。
什么惰性氣體冷卻,熱量回收,沒那條件,直接拿水滋。
而事實上,即便是現代社會,也不少還在采用這種冷卻方式。
因為足夠簡單,足夠快捷,冷卻效果堪稱立竿見影。
可話又說回來,這種土窯的設計,想要就這么輕松把料出出來,并不容易。
是以多多少少還是花了點時間。
等到徹底冷卻,水汽散盡,上前一看,所得焦炭大小頗為均勻,呈銀灰色。
永嘉也在看,問道:“成了嗎?”
“應該是成了。”陳遠點頭。
煤的干餾,有低溫干餾,中溫干餾,和高溫干餾,而只有高溫干餾,得到的焦炭,才是銀灰色的。
冶金工業用的焦炭,亦為高溫干餾所得。
說完,便命人收集,裝車,與此同時,封出料口,開進料口,繼續加料,繼續餾。
他則與永嘉一道,隨運送焦炭的車,來到鐵匠鋪。
鐵匠鋪今日并未開工,反而因為提前打過招呼,整個爐膛,被清理得干干凈凈。
“現在怎么弄?”
忙了這么久,終于到驗收成果的時候了,此時此刻,永嘉不由也有些興奮。
陳遠亦然,不過還算鎮定,聞言笑道:“只是換了種燃料而已,該怎么弄怎么弄。”
說完,沖老張父子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父子倆便在爐膛外,燃了一小堆易燃的木炭。
木炭點燃,轉移到爐膛內,加更多的木炭,鼓風,待到徹底燃起來,攤平,一層焦,一層礦,交替著鋪。
直到整個爐膛鋪得滿滿當當。
然后便是拉動風箱,鼓風。
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作為冶金專用燃料,經高溫干餾制得的焦炭,燃燒時會釋放更多的熱量,帶來更高的溫度。
由此而導致的直接后果是,隨著風箱呼呼推拉,原本漆黑的爐膛,迅速變紅,熱浪,迅速攀升。
這讓打了一輩子鐵的老張格外震驚:“侯爺,這焦炭,怎的,如此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