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腳下,陳遠就沒這么多苦惱。
李二帶人剛走,他便回酒店,從冰箱取出保鮮的熊排,順手又切了一塊熊肝。
這些東西,國外能不能吃到不知道,但是國內,也就游戲里有。
做起來倒是不復雜,跟豬肉一樣,排骨做成醬汁的,肝做成爆炒的,便可以了。
再來兩條鱔魚,去骨,跟熏制的熊肉,并嫩筍,三合一便算大功告成。
飯后,閑著沒事,帶著鄭愔到醫院做了個體檢,順手,往老家寄了兩刀熏肉,回來,到鐵匠鋪打鐵。
叮叮叮!
一錘一錘,好像還蠻有意思的。
十分鐘,就有點受不了了,只覺得又累又無聊。
半小時,果斷撒手,嘆道:“這技能果然難練,難怪那些所謂的大師,鑄一把劍,動則三五年。”
這話給老張聽笑了,一邊繼續敲,一邊說道:“侯爺這就說錯了,真正鑄劍,可用不了那么久,那時間吶,都耗在準備功夫上了。”
“是嗎?”
“那準備,要那么久?”
陳遠接了姜籬遞來的手帕,擦手,擦汗,笑著問道。
老張叮的砸了一錘:“那可不,大師鑄劍,非好料不開爐,可這好料,豈是那般易得的?
所以啊,很多時候光找料,就要花上數年的時間。
這還不止。
有了好料,還得有好地方,要有靈氣,還有靈泉,完了還要筑爐,要挑日子,可不像俺們這些普通打鐵匠,要吃飯,什么料子都打,什么活都接。”
言外之意,大師們都是有錢人,哪怕十年不開爐,也餓不死。
陳遠都聽樂了,問永嘉道:“永嘉同學,你史學不是很好嗎,講講,是不是有這么回事?”
永嘉一把小蒲扇,坐在不遠處嗑瓜子,笑道:“有啊,不然怎么能是大師呢?
而且還不是簡單的挑日子,得舉辦專門的儀式,祭爐,祭天。
尤其為君王鑄劍,場面超乎想象的大。”
“這樣的嗎?”
“是啊,七星龍泉知道不?”
“什么七星龍泉,七星龍淵好吧,我可是念過大學的,別當我沒讀過書。”
對于永嘉突然冒出的問題,陳遠嗤之以鼻。
永嘉壞笑:“一碼事,當今太上皇姓李名淵,為避諱,所以,七星龍淵,改名七星龍泉。
不僅如此,龍淵劍,也改名龍泉劍!”
陳遠頓時一個后仰,狐疑道:“不是吧,這也行?”
永嘉聳聳肩:“就是啊,不信你去龍泉山莊問嘛,人家會告訴你真相的。”
“好吧,那有關系嗎?”想想,陳遠終究還是選擇了接受,只是他不明白這跟他之前提出的問題有什么關系。
永嘉笑道:“有啊,七星龍泉,相傳為歐冶子聯手干將兩位大師所鑄。
為鑄此劍,他們鑿開了茨山,特意將山中溪水引入鑄劍爐旁呈北斗七星狀的七個水池中。
劍成之后,俯視劍身如絕峰望深淵,縹緲兮隱有巨龍盤臥,故名七星龍淵。
而今,這把劍是……”
“什么?”
“沒什么,就是當今太上皇的佩劍。”永嘉笑,其實她想說,那是她爹的佩劍。
說完又道:“后來,歐冶子又為越王鑄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這五劍,每一把,都舉辦了盛大的祭天儀式。”
“哦,那祭劍呢?”
“傳聞干將莫邪夫婦為鑄成寶劍,以身殉爐,是不是真的?”
什么祭天儀式,不用想也知道是封建迷信,倒是那所謂的血肉祭劍,據說好有些道理,陳遠也頗感興趣。
可惜,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