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本就是古代的深宅大院。
五子棋上手簡單,要精通也不難,小嬋很快就學會了并且成為大師,在此后的幾天里,寧毅再跟她下,就一直是輸多贏少的局面,并且這種娛樂以極快的速度“傳染”到了對面的小樓里,三天后的傍晚,寧毅點了油燈看書,小嬋來看了好幾次,確定他沒有吩咐方才離開,寧毅和上書卷到廊道上走動的時候,便看見下方的院廊中,少女捧著圍棋棋盤往對面小樓走的情景,隨后與杏兒娟兒進了對面一樓的房間,燈光亮起來,便能看見三人在里面下棋的情景,偶爾便有剪影指手畫腳,雀躍不已,小嬋那丫頭大概在嘰嘰喳喳地教兩位姐妹方法。倒也不由得好笑。
這大雨的天氣持續了好些天方才停了。雖然之前跟小嬋說不好再去秦淮河邊看圍棋,但自然是一句笑言,果然,這次過去那擺棋的秦姓老者便注意到了他,打個招呼。
不久之后,這老人與朋友下完一局,笑著沖旁邊觀戰的寧毅招手,先是將他與那對戰的朋友做一番介紹,然后自然便是寧毅與那人的互相打招呼,基本的禮數到了之后,便讓他也大概說說對方才那盤棋的看法,雖然不至于太認真,但每盤棋過后,若有妙手,棋友之間檢討或顯擺一番那也是必要的,性質也就等同于下完后說幾句“若我不這樣就不會輸……”之類的話。老人既然邀他參與,自然算是認可了他的圍棋水準,隨后便也做出了邀請。
“寧公子可有興趣,再來對弈一局?”
寧毅笑著點頭答應,一邊收棋子,老人一邊笑著說話。
“這些日子下雨在家,曾與幾位好友回憶當日的那局棋,寧公子頗多妙手,發人深思。為此老朽已心癢多日,今日雨停出門,公子果然來了,哈哈……”
雖然那一天多少有些認為寧毅的下棋方法不夠“君子”,但他畢竟也沒有把這個太放在心上,反倒作為棋手來說,陡然看見這樣新穎的下棋手法,時間越久,越在心中回憶、推演,越是有些“耿耿于懷”起來。就這樣一邊閑聊一邊下了一局,老人卻又是輸了,寧毅與他稍稍做了一番推演,再下了一局,見天色不早方才回家。
第二天繼續過來,而沒過多久,他將來的“工作”問題,也終于定下來了。
七月初一全家人一塊吃飯,蘇老太公便問起了寧毅有關養傷的事情,隨后提起書院有一位老師即將遠行,詢問寧毅愿不愿意去書院任教。老人家態度和藹,但以他在家中的地位,話一出口,基本也就是定了,寧毅之前也有了心理準備,自然點頭答應下來,隨后老太公便叫來掌管家族中書院的老二蘇仲堪,讓他待之前的老師離開后便代為安排。
距離那位老師離開還有一段時間,主要消磨時間的方法還是跑去下圍棋,其余便是看書、練字、與小嬋下五子棋之類的。如此又是一個多月下來,與蘇家人的關系沒什么大的發展,跟那秦淮河邊街道上的一些人倒是熟悉了起來。
這邊街道風景還好,綠樹成蔭,但地處稍偏,沒什么大的商鋪,除了旁邊的茶鋪稍稍固定,早上也會有幾個賣早點或是買菜的小販過來,周圍的房屋稀稀疏疏,一些沿河而建的房屋一頭會伸出水面,如同河邊的吊腳樓一般,偶爾看見有人下到河邊洗衣取水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