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于這件事,大家聊起來,也只是圍繞著寧毅當時的出現,將快要沖出重圍的二十多人全都拉回來的這個手腕里。至于商家動手、幫派火拼,死了多少人這類,秦老與康老看來都不甚在意,畢竟蘇伯庸遇刺在先,這邊報復回去,那也是應當的事情。真要說在意的,大抵是康賢覺得寧毅該是做大事的人,沒必要為了這種事情以身犯險,真要出了什么意外,幾個小毛賊的命,償不了這家國天下的損失。
“你發明那千里鏡,已經著人送去東京,這邊也在加緊研究制作,目前已有幾只成品,投入軍陣當中,大有用處。”康老與秦老在下棋,搖搖頭將十步坡那群毛賊拋諸腦后,說起真正覺得重要的事情。
“只是你如此低調,要給你請功都難,讓人生氣……我家中有一群技師匠人,你若有興趣,倒想全都撥歸于你,要做些什么事情,讓他們動手便好。最近聽小佩與君武說,你在碰那些與火藥有關的事情。老實說,軍中對這類事物不是沒有研究,我知你有想法,可畢竟危險大,那突火槍之類的東西,你即便真用鐵制,也可能爆炸傷到自己,軍中不是沒試過。你何不說說想法,只交由別人動手。”
如今武朝軍隊也有在研究火藥為武器,各種亂七八糟的設計都有,但總離不了華而不實的評價。康賢對寧毅自是另眼相看,不想他因為研究這個而受傷。想一想那賑災的小冊子加上千里鏡,寧毅的價值就已經大得驚人了,更何況還要加上這些時日里從許多小地方表現出來的運籌能力。只是他想要為國舉才,寧毅這人偏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些想法他與秦嗣源眼下都還未弄得清楚,暫時也只得由著他去了。
寧毅對于火槍的熱情暫時就僅止于此,主要是技術層面上限制,還不到真正可以發展這個的時候。往槍支上再怎么發展,暫時都不如強弩。下一步該弄點什么他還未想好,也就只好搖頭將康賢的好意婉拒掉。若真答應下來,那也是一層束縛。
“不過,還有多久會打仗?”
寧毅問起這事,康賢也是笑著搖了搖頭:“倒不清楚,那邊還在談,經國公主持此事已有數年,我平日雖未多問,但看時局,也該差不多了,只是如今入了冬,遼東那邊天氣想必更是惡劣。若能談妥,或許開春之后當有結果……秦公以為如何?”
秦老想想,點了點頭:“童貫此人雖是……咳,雖是閹人,但辦事終還是不錯的,不過我現在倒是有些怕了……”
“怕什么?”
秦老舉起棋子好久方才落下,嘆了口氣:“怕倉促。”
康賢未入官場,不過秦老以往算是位高權重之人,如今的經國公童貫,當初也是位居他之下,或許也得歸他節制。只是秦老平時于這些事情并不多談,這時候也只是說了幾句,撥開話題,不過寧毅大概倒能看出來,老人應該是因為心中在意,反倒不愿多說。
與康老秦老一起下棋,說有關政治上的事情畢竟不多,絕大多數時間,還是一些學術問題,江寧城中發生的一些瑣事,并且為之說笑幾句。
時間就在這樣的日子里過了十月底,寧毅與蘇檀兒之間的關系更顯和睦,天冷之后,晚上大家聚在客廳中聊天下棋講故事,溫暖也溫馨,蘇檀兒這幾天仍舊顯得忙碌,但最為掛心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