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景翰九年八月,秋初,江南,杭州。
湖光瀲滟,山水初平。
自從方臘的軍隊接手杭州這個東南重鎮之后,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遠遠望去,當初地震與兵禍之中坍圮了的城墻正在重建起來,城內一處處的樓閣院坊、街市巷道也有了些許百廢待興的模樣。
半月前的兵禍,令得當時的整個杭州城充滿了令人畏之不及的血腥與混亂,但最近的一段時間,這里又漸漸的開始變得熱鬧起來。自四面八方聚集過來的,除了原本就散落在各地的、屬于方臘麾下的兵將,也有一名名、一群群看來如農民、如小商販一般的旅人,有的衣著襤褸、有的拖家帶口。成為最近這段時間里,通往杭州的道路上最容易看見的景象。
以往在通往杭州的一條條驛道上的衣著華麗的商販、官員,意氣風發的富家公子、書生如今自然是看不到了。此時匯集在這些道路上的,絕大部分自然是因為圣公將要稱帝,家里有人在軍中任職而拖家帶口過來的諸多農戶,而在這其中,那些衣著襤褸的小商販,容貌古怪的三五大漢,或者是大群小群的戲班、賣藝人,卻與往日所能見到的有些不同。
這些人或是神色睥睨倨傲,或是猥瑣低調,卻有不少人都隨身帶了各種武器,金木鐵石,各種材質的都有。旅途之中,有的尋常人能發現,這些人中的某些往往就在見面之后互相打招呼、抱拳,說些稀奇古怪的話。再有真正懂行的人,便會知道,這些三教九流的人聚集起來,名字就叫江湖,這些人也就是一般人說的“江湖人”。
說起來,這兩年自圣公起事,江南綠林便一直有不少人起事呼應。有的是從一開始就有心,積極聯絡的,有的是圣公軍隊到了之后,見有機可趁,于是起兵追隨。
當然江湖跟綠林未必就是同一樣事物,這些起兵追隨的綠林豪杰,多半原本就是山匪強賊,既然有人造反,聲勢浩大,自也就順勢追隨了。而更多的江湖人,則是那種藏在山中、市井間的練家子,或者有些古怪技藝,他們三教九流,平日里并不犯法,做著小生意過著小日子,或許過得還不算好。但由于本身便有藝業,與那些綠林人士,也未必沒有來往。
方臘起事之時依靠的是摩尼教的聲勢,在這些身處灰色地帶的江湖人之間名聲本就不小,但造反畢竟是殺頭的事,就算他拼命號召,會主動聚集到身邊的人自然也有一個限度。但這一次在方七佛的策劃下,圣公軍隊取杭州,隨后石生、陸行兒、呂師囊等一干原本就有不少聲望的人于各地呼應,一下子震驚東南,待到方臘欲稱帝,廣納天下賢才的消息相繼傳出,不少原本還有著觀望態度的人終于動了心思。
這些江湖人,平素便過的不算好,這次雖然晚了些,但方臘稱帝,接下來與朝廷作對自然需要大量人才,一旦成功,他們總能有個開國之臣的名聲。于是這次匯聚往杭州的除了托庇軍中家人發財的諸多流民,最多的,便是各種各樣的奇人異士,在方臘將要建國的前后,整個杭州,也儼然有了一絲曾經只在書里見過的武林大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