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有不一樣的經歷之后,總算是開始成材了,對不對。”
“沒錯。”
夫妻倆在溫暖的房間里說起這事的時候。汴梁城熱鬧的右相府中,亮著燈光的書房里,秦嗣源也正向王山月單獨詢問著山東的各種事情,外面的院落中傳來孩子奔走的呼聲,說到有關那個營地的事情時,王山月也微微有些猶豫。
“……其實,此事不好說。寧立恒對此表現得非常鄭重,我曾經去看過,也見過蘇家蘇文昱的情況,覺得……實在是太過詭異……”
燭火搖動,王山月站在那兒,說起詳細的過程來。
“……一開始的時候,好像只是讓他們服從上面的命令,整日的簡單訓練,晚上讓他們說自己以前干過的一些壞事,讓幾個和尚講故事,說什么因果報應,但故事其實很簡單,不怎么深……整個大的過程,其實也就是這么簡單,只是一方面營地里非常嚴格,另外一方面,寧立恒將這些人認罪當成了一種獎勵……”
“……誰說得最誠懇,誰說得最好,最有道理,他就讓誰過得好一點,也去管理其他人……一開始是他親自在其中監督,挑選那些認罪的人。那個時候,也許有人是故意裝作認罪,故意裝成講故事的樣子,但是時間過去,事情就慢慢地變了。那個營地里的生活很枯燥,給人的感覺,日子可能過得很慢,一個月的時間,他把整個體系運作都建立起來,然后大部分其實已經是讓他們自己管自己……”
“人在那種環境里面,很難全心全意地去假裝、去說謊,大家都開始聽故事,爭先恐后說自己做錯的事情,說自己為什么做錯的,就算是假裝,也說自己很后悔。說著說著,就把持不住自己真心想的了,因為在那里面,認錯就是一種光榮……人不會讓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個自己不認同的環境里,要么改變環境,要么……就得改變自己,這個是立恒曾經說過的,好像是撕得什么的綜合癥。”
“……說的好像是一群強盜綁架了一幫人,一開始這幫人害怕強盜,時間長了以后,他們反而容易對強盜產生好感,強盜對他們友善一點,他們反而容易覺得這批人是好人……不是因為他們真那樣覺得,是因為人都要騙自己,不能讓自己活在一個恐懼的背景里,他們只能反過來給自己一個理由,讓自己覺得環境還過得去……”
“然后到第二個月,立恒離開之后,事情就變得越來越激烈了。認罪的人態度越來越誠懇,但感覺危險的那些人,開始偷偷地叫別人不要這樣,然后起了好幾次的暴動。我的人、祝家莊的人去過幾次,但其實大部分的動作,都是被他們內部壓下來的,那些認罪的人,覺得自己做錯事的人阻止了其它人……”
“當時寧毅在其中選出來的小頭目是組長,有其中一個組長因為手下想要殺人逃跑、煽動別人起來作亂,出手阻止。甚至阻止了以后,又不許其他人動手亂來,說那手下執迷不悟也是自己的錯,最后當著那個人的面自殺了……”
“這整個事態到了第三個月,被送走了一百多人,死了三十多個,其中有十二個是自殺的……只是三個月的時間,當時整個營地里的狀況是大家整天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有些幾個月前還在操刀殺人的漢子以淚洗面,大家都想要做些好事,可是作為外人看起來,真讓人覺得……非常恐怖,還好立恒在這個時候開始叫停,送進去了三百多個孩子,跟他們學習本領,做師徒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