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正好有事要拜托她,干脆叫她一起進來聽算了……”
寧毅低聲說著,快步走出去,快到竹記的側門時,才趕上師師與她的丫鬟:“李師師,等等,這么快就走,我正好找你有事……”
師師那邊露出一個為難而又迷人的笑容:“今日只是路過這里,順道過來看看,立恒你有事先去忙,我這邊也得快點趕回去了。”
“哦……”寧毅怔了怔,隨后也點了點頭,“那……真是怠慢了,我下次找你。”
“好。”師師盈盈一禮,朝門外走去。
待到出了門,街市上的燈火照過來,她臉上的笑容才收斂起來,嘆了口氣,旁邊的丫鬟聽她輕輕嘆道:“既然有事,卻不說明日找我,后日找我,只說下次……唉……”
*******************
另一邊,寧毅皺著眉頭,快步返回房間里,繼續與眾人看那張被圈起來的大地圖。
“……我們繼續說,在這里的各家各戶,都有他們不同的情況,我今天在這里例舉出來的,只是一些想當然的方法,真正如何去說服他們,需要的是你們的隨機應變,而隨機應變的基礎,還是應該建立在情報上。從這張圖上看起來,還有相當一部分可以拜訪的人,被你們暫時的遺漏掉了。當然,時間雖然并不充分,我還是提倡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是去拜訪了的,話要說透,工作要做扎實,不要去過了就算,要有效率,如果他們只能忍受你一次的說話,那么你的這次說話,一定要很有質量……”
大大的地圖上,標出的是汴梁附近方圓幾百公里的地形,范圍超過后世的一個多省,上面又標有大大小小的點和圈,這是汴梁附近,但凡家中土地超過一千畝的地主的位置,而這樣的人,在地圖上有兩百多個。但由于汴梁是富人聚居的地方,在汴梁城中定居,土地卻在外地的人,并沒有算。
“情況其實是不樂觀的……”待到與眾人說完了,議論完了,時間已經不早,寧毅才跟聞人不二在一邊輕聲說起整個事情的進展,“十多天的時間,真正確定下來的,只有大概六千石左右的糧食,而加上有意向的,大概可以達到兩萬石,但首先攻堅的是最容易的,接下來要擴大,難度就提高了……”
他嘆了口氣,其實五千石一萬石的糧食,說起來似乎不怎么多,但帳卻并不好算。
以如今的情況來說,此時武朝的土地畝產,大概是一百多斤的樣子,分出去給佃農的,地主拿到手的每畝進賬,其實也就是半石多一點。家里一千畝土地的大地主,一年可以有六百石的糧食,吃是無論如何吃不完的,囤積幾年,千畝土地的地主,拿出一千石來,其實通常沒什么壓力。
事實上,如今的武朝商業雖然發達,但這一個半省的范圍內,有一種情況,是頻繁出現的:在這些大地主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他們不賣糧,當糧食在倉庫里儲存到發霉的時候,他們會拿到田地里一把火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