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中,經歷過初期的一輪猛攻之后,女真人便派人送來了和談條件,和談條件有四:
一、武人賠償金**費,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綢緞百萬。
二、周喆尊吳乞買為伯父。
三、割讓中山、太原、河間三地。
四、以親王、宰相為人質,護送女真大軍北上回國。
理論上來說,仗還沒打,這四條加起來,對于一個國家,基本上其實是沒什么可談的。但至少在寧毅的情報里,此時的京城,周喆一方面以巨大的“魄力”支撐李綱嚴守,另一方面,大伙兒還真的就在商議求和的這件事情,據說已經派了兩次人,到女真軍營之中,就和談進行磋商。
“京城里面,聽說已經吵翻天了。”夕陽西下時,寧毅看著忙忙碌碌的巨大營地,跟岳飛嘆息了一聲。他也沒有辦法說太多,京城之中,皇上將守城和主戰的責任給了李綱,轉眼又在議和,李綱已經在金鑾殿上破口大罵了好幾次,“如此親者痛仇者快”“有如何臉面面對前方奮戰之人”之類的話語也已經罵了出來,而眾人只提江山社稷,對于眼下的這個禁區,大多繞過了不提。
周喆也不提,只安撫李綱:“朕是要打的,家國如此,罪在朕躬,但宰相啊,為社稷計,將士只需考慮奮戰,朕卻不得不做兩手打算。”
力爭不成,李綱也曾要求,讓他出面與女真人進行談判。但周喆明察秋毫,并未答應,最后讓比較能屈能伸的李棁去了。
秦嗣源在這之中,并未開口。
秦紹和據守太原,已長達一月之久,如今兩邊消息切斷,近況不知,雖然秦嗣源是絕不會把這種兒子在前方作戰的理由拉到朝堂上來講理的——但那便是大家都不能提的禁區了。
畢竟后方要賣的人,此時已在前方奮戰至生死未卜……
幾日后,一紙詔書,秦嗣源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