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駝崗西北二十里,郭藥師、張令徽、劉舜仁率領的四萬余常勝軍,已經離開女真大營。
宗望要強攻汴梁,同時進一步鍛煉女真人在滅亡遼國時就在不斷提高的攻城戰力,對于失敗的可能,并沒有想過。在這場大的戰役中,他并未讓郭藥師的軍隊參與其中,當然有自大自信的理由,另一方面,這一路以來,女真的東路軍,也從未與怨軍真正的展開共同作戰。
南下的過程里,沒有需要他們兩支軍隊合并才能打敗的敵人,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一旦在戰場上與郭藥師并肩,戰局的勝負之因,很大一部分就被交到郭藥師手上了。
宗望固然已經招降了常勝軍,但對這支軍隊,還談不上有“馴化”的過程。假設雙方一齊進攻汴梁,郭藥師出力的話,城固然下得毫無疑問,但若是在最關鍵的時刻,他戰場倒戈,即便是自己麾下這支最強的女真軍隊,恐怕也要死得十拿九穩。
武朝儒生就喜歡各種陰謀詭計,誰又知道郭藥師是不是玩苦肉計,等著在最關鍵的時刻,給自己一刀呢。
若武朝人真打了這種陰狠的主意,讓自己大軍長驅直進,直到汴梁城下,再倒戈一擊,可就真如那封信函上寫的,再也無人可壓住粘罕了。
出于這樣的考慮,宗望是不會讓常勝軍進入攻城的戰場范圍的。郭藥師也明白這一點,當宗望給他安排了任務之后,他便迅速地展開了調查,欲決黃河的,到底是哪一支武朝隊伍。之后發現,最有可能的,是種師中如今率領的西軍部隊。
當然,這樣的結論做得有些魯莽,但無所謂。宗望已經開始攻打汴梁,他不想等到一切完全落實再出手。說不定到時候汴梁都陷落了,而另一方面,自己投靠了女真人,眼下卻撈不到更多的功勞了,在宗望攻陷汴梁之前,他感到必須有一場戰績,在這個考慮下,西軍是最好的戰績——其它的家伙都是軟柿子,如果他還在武朝,打敗那樣的軍隊,可以拿來邀功,但現在在金國,那樣隨便打一場就夸功,徒惹人笑罷了。
因為這樣的考慮,當外界傳來的留言說欲行此時的乃是西軍,他立刻就相信了,并且拔營出征,往西軍如今的駐扎點摸過去——懶得留在軍營里吃閑飯。
****************
汴梁城外,距離女真軍營更遠一些的地方,寧毅騎在馬上,舉著望遠鏡,看那驚人的攻城場景,紅提跟在他的側后方,秦紹謙則在另一邊,此外尚有韓敬等幾人。
放下望遠鏡后,寧毅咽了一口口水:“這么打,汴梁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