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間,鉛青的天空下偶有雨雪,道路泥濘而濕滑,雖然女真人組織了大量的后勤人員維護道路,往前的運力漸漸的也維持得愈發艱難起來。前行的軍隊伴著牛車,在泥水里打滑,有時候人們于山間擁擠成一片,每一處運力的節點上,都能看到士兵們坐在火堆前瑟瑟發抖的景象。
劍閣往前,人的身影,牛車、馬車的身影充斥了延綿達五十里的泥水山道。在女真元帥宗翰的鼓舞和動員下,前行的女真部隊顯得堅強,被強制往前的漢軍隊伍顯得麻木,但隊伍仍在延伸。一些山間崎嶇的地方甚至被人們硬生生地開辟出了新的道路,有人在山間大喊,衣著怪異、表情各異的斥候部隊不時從林間出來,攙扶同伴,抬著傷員,休整之后又一**地往山里進去。
為了降低道路的壓力,前線的傷員,此時基本已經不再往后方轉移,死者在戰場附近便被統一燒毀。傷員亦被留在前線治療。
天晴的時候,熱氣球會高高地升起在天空中,陰雨大風之時,人們則在提防著樹林間有可能出現的小規模突襲。
華夏軍偷襲金國部隊,金國的斥候有時候也會突襲華夏軍。
混亂的道路延綿五十里,南面一點的戰場上,名為黃明縣的小城前方狼藉遍地、尸塊縱橫,炮彈將土地打得坑坑洼洼,散架的投石車在地面上留下殘余的痕跡,各式各樣攻城器械、乃至鐵炮的殘骸混在尸體里往前延伸。
幾架巨大的、足以抵御炮擊的攻城盾車垮塌在戰場各處。這盾車的樣貌猶如一個與城墻齊高的直角三角形,前方是厚厚的耐炮擊的表面,后方斜角的坡度足以上人,攻城的士兵將它推到城墻邊,攻城的士兵便能從坡上成群結隊地登城,以展開陣型的優勢。如今,這些盾車也都散架在戰場上了。
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女真人依靠各種器械有過數次的登城作戰,但并沒有多大的意義,散兵登城會被華夏軍人集火,成群結隊地往上沖也只會遭遇對方投擲過來的手榴彈。
在城墻上的華夏軍軍人死光之前,登城作戰而后一鼓勝之成為了一種完全不切實際的企圖。這段時日以來,真正能給城墻上的防御者們造成損傷的,似乎只有弓箭、火雷、投石車或是強行推到前方往城墻上發射的鐵炮,但華夏軍在這方面,依舊有著絕對的優勢。
對于在這邊主持戰事的拔離速來說,還有更為令人崩潰的事情發生在前方。
對黃明縣的進攻,是十一月月初開始的,在這個過程里,雙方的熱氣球每日都在觀察對面陣地的動靜。進攻才剛剛開始,熱氣球中的士兵便向拔離速報告了對方城中發生的變化,在那小小的城池里,一道新的城墻正在后方數十丈外被修建起來。
華夏軍組織了大量的工程人員,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拆掉了城中的建筑——一些準備工作其實早已做好,只是用前方的建筑做了偽裝——他們迅速扎起鐵、木結構的框架,建好地基,投入原本就從其他房屋中拆下來的土方、石塊,灌入灰色的“泥漿”……在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里,黃明縣前方抵御著女真人的輪番猛攻,后方便建起了一道灰撲撲的數丈高的新城墻。
在構筑新城墻的過程里,名為寧毅的華夏軍首腦甚至還有數次出現在了施工的現場,指手畫腳地參與了一些關鍵地方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