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山間各路的戰斗未歇,部分女真士兵被逼入山間絕路負隅頑抗。這一邊,渠正言的聲音在響,“……我們不怕你虛與委蛇!也不怕你們再與我們作戰!今天雨一停,我們的大炮會讓雨水溪的陣地不復存在!到時候我們會與你們一道清算今天的這筆賬!沒有其它的路走了!拿起刀來,當一個堂堂正正的漢人!當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要不然,就都給我死在這里——”
未時三刻,便有第一批的漢軍士兵在雨水溪附近的小樹林里被策反,加入到反攻女真人的隊伍當中去。由于正面交鋒時女真軍隊第一時間選擇的是進攻,到得此時,仍有大部分的作戰軍隊沒能踏上回營的道路。
——由于雨水溪的地形,這一邊的女真營地并不像黃明縣一般就擺在城池的前方,由于同時能對幾個方向展開進攻的緣故,女真的大營擺在了三里多以外的小山山腰上,后方則把守著通往黃頭巖的道路。
在這直線距離不到四里,實際地形卻復雜多變的山林低地間,早已計算好作戰步驟的華夏軍部隊選取了數個關鍵點。如負擔最重的第四師第二旅第一團,由團長沈長業帶領,在輕松鑿開兩支水貨部隊的阻攔后,直接殺入女真人撤兵途中最關鍵的一處谷地。
平日里只是靜靜存在于這處山間的谷地還沒有名字,沈長業的千人團在雨中擺開防線,他殺進來時戰場上的女真人還沒有仔細考慮過后撤的想法,但不久之后的這個下午,沈長業的部隊在這峽谷之中先后遭遇了多達十一次的、反復如海潮般的攻擊。
尸體在峽谷之中堆成了小山,粘稠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水流。這一天過后,峽谷被命名為“勝利峽”。
渠正言麾下的第二旅第一團,也成為整個戰場中減員最多的一支部隊,有將近五成的士兵永遠地睡在了這倒鮮紅的峽谷之中。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將盡時,雨已漸漸的停下來,各處山間負隅頑抗的聲音漸漸變小了。此時訛里里已死的消息已傳遍整個雨水溪,從大營到黃頭巖的通路已經被破壞,意味著后方達賚的援軍難以抵達,戰場回歸軍營的兩條主通路被華夏軍與女真人反復爭奪,一些人繞小路逃回大營,許多軍隊都被逼入了絕地,一些強悍的女真部隊擺開了陣型固守,而大量幸存的軍隊選擇了投降。
包括金兵主力、漢軍部隊在內,在這場戰斗中直接死傷的金軍人數逼近八千,此外約有一萬五千余人被就地俘虜,解除武器后押往后方。
華夏軍的損傷同樣不少,但隨著雨勢漸歇,渠正言讓人拖著最后還能用的大炮往山里走,它們一部分會被用來對付負隅頑抗的女真精銳,一部分被拖向女真大營。
用于負重的馱馬拖著干燥的柴枝穿過了血淋淋的戰場,抵達女真大營外圍后,渠正言指揮著士兵在上風口點起一堆堆的篝火。篝火排開后加入濕柴,一道一道的黑色煙霧沿著山坡往女真人的大營方向爬上去。
這女真大營在扎好后的兩個月時間里并未受到攻擊,它的許多結構尚算完好,木制的圍墻、堆著炮火的雨棚,但渠正言并不畏懼,在雨水溪戰斗最激烈的時候,一部分“潰兵”已經往大營這邊退“回去”了,而隨著黑煙的繚繞,馱著炸藥包的馬隊也已經陸續過來。
只要達賚的援軍無法趕到,這個夜晚恐懼的情緒就會在前方的軍營里發酵,今天夜里、最遲明天,他便要敲開這堵木頭城墻,將女真人伸向雨水溪的這只蛇頭,狠狠地、徹底地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