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回事?
完顏宗翰到底是怎樣的人?西南到底是怎樣的狀況?這場戰爭,到底是怎樣一種模樣?
各種疑問在李善心中盤旋,思緒躁動難言。
馬車一路駛入右相府邸,“鈞社”的眾人也陸陸續續地到來,人們互相打招呼,說起城內這幾日的局面——幾乎在所有小朝廷涉及到的利益層面,“鈞社”都拿到了大頭。人們說起來,互相笑一笑,隨后也都在關注著練兵、征兵的狀況。
只有在很私人的小圈子里,或許有人提起這數日以來西南傳來的情報。
作為吳啟梅的入室弟子,李善在“鈞社”中的地位不低,他在師兄弟中雖然算不得舉足輕重的人物,但與其他人關系倒還好。“大師兄”甘鳳霖過來時,李善上去攀談,甘鳳霖便與李善走到一旁,寒暄幾句,待李善稍稍提及西南的事情,甘鳳霖才低聲問起一件事。
“當年在臨安,李師弟認識的人不少,與那李頻李德新,聽說有過往來,不知關系如何?”
“李德新在臨安時,我確實與其有過來往,也曾登門討教數次……”
李善皺了皺眉,一時間不明白甘鳳霖問這件事的目的。事實上,吳啟梅當年隱居養望,他雖是大儒,弟子眾多,但這些弟子當中并沒有出現太過驚才絕艷之人,當年算是高不成低不就——當然如今可以說是奸臣當道懷才不遇。
那李頻李德新與寧毅的決裂,當年不知為何鬧得沸沸揚揚,傳得很廣,自他在臨安城中辦報紙后,名望提升極快,甚至足以與吳啟梅等人相提并論。李善當年本就沒什么成就,姿態也低,在臨安城中到處走訪學習套關系,他與李頻姓氏相同,說得上是本家,幾次參與集會,都有過說話的機會,后來拜訪請教,對外稱得上是關系不錯了。
但在吳系師兄弟內部,李善通常還是會撇清此事的。畢竟吳啟梅辛辛苦苦才攢下一個被人認同的大儒名聲,李頻黃口小兒就靠著與寧毅吵了一架,便隱隱成為儒學領袖之一,這實在是太過沽名釣譽的事情。
跟寧毅吵架有什么了不起的,梅公甚至寫過十幾篇文章斥責那弒君魔頭,哪一篇不是洋洋灑灑、雄文高論。不過世人無知,只愛對低俗之事瞎起哄罷了。
“師弟與那李頻,都聊過些什么?”
“呃……”李善有些為難,“大多是……學問上的事情吧,我初次登門,曾向他詢問大學中誠意正心一段的問題,當時是說……”
李善將雙方的交談稍作復述,甘鳳霖擺了擺手:“有沒有提起過西南之事?”
“西南……何事?”李善悚然而驚,眼前的局面下,有關西南的一切都很敏感,他不知師兄的目的,心中竟有些害怕說錯了話,卻見對方搖了搖頭。
“老師著我調查西南狀況。”甘鳳霖坦白道,“前幾日的消息,經了各方印證,如今看來,大致不假,我等原以為西南之戰并無懸念,但現在看來懸念不小。往日皆言粘罕屠山衛縱橫天下難得一敗,眼下想來,不知是言過其實,還是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