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將領與戴夢微站在了一起,同時西城縣外漫山遍野的百姓也在戴家人的發動下一起發出呼喊,讓華夏軍只管“殺過來”。
此時有數支大小不一的漢軍部隊做出了無條件反正、歸附華夏軍的立場,但大部分勢力仍在保持觀望。王齋南脾氣火爆,試圖直接領兵殺入西城縣,宰了戴夢微一家,但齊新翰無法做下這樣的決策,只能命人將這一訊息傳往漢中前敵指揮部。
同樣在二十八日傍晚,沿漢水往襄樊東撤的女真西路軍船隊越過了西城縣。
從二十余萬無敵大軍的浩蕩南下,到區區幾萬人的倉皇東撤,這一刻,女真人的撤離船隊與這一邊的三千華夏軍幾乎是隔河相望,但女真部隊已經沒有了進攻過來的心氣。
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是,也是在這一天傍晚,了解了西城縣局勢后的完顏希尹曾以小小的船隊隱蔽地靠近漢江南岸,于西城縣外悄然地約見了戴夢微。
希尹與戴夢微的上一次見面只在十余日前,當時希尹驚訝于戴夢微的用心狠毒,但對于戴所行之事,恐怕既不認同、也難以理解,但到得眼下,相同的利益與已然變化的局勢令得他們不得不再進行新一次的碰面了。
這一次的見面是在河邊的小樹林里,慘淡的夕陽透過樹隙落下來,希尹下了船,并不多走,上午時分才與齊新翰等人做了對峙、慷慨陳詞的戴夢微環拱雙手,依舊面容悲苦、神色蒼老。相互行禮之后,他便向希尹坦陳,先前的承諾,對于俘虜的抽三殺一,眼下已經無法進行了。
希尹擺擺手,并不介意。他讓戴夢微殺人,不過為了確定其立場,要其納的投名狀,眼下既然確定了戴夢微與華夏軍的對立,投名狀便無所謂了。并且從宏觀上來看,在金國最強的武裝力量都被華夏軍擊垮的情況下,南面的漢人軍隊在華夏軍面前已經形同虛設,但反倒是戴夢微這種力量看來不強,卻高舉大義旗幟,不畏生死之輩最能給華夏軍造成麻煩。
“戴公既掌大義之名,濫殺之事能免則免,這也是我今日要向戴公建議的。西城縣五萬人,此后戴公即便歸還華夏軍,我這邊,也能夠理解,戴公只管放手施為便是。”
戴夢微拱手:“謝谷神諒解。”
希尹緩步前行:“戴公是聰明人,漢中之戰結果已定,西路軍要回去了。我今日冒險前來,所為何事,想必戴公心里清楚。今日陣前對峙,讓我看到了戴公對抗黑旗軍之決心,只是……不知道若黑旗軍不顧一切,非要蕩平西城,戴公又能有多少應對之法。”
戴夢微的雙手籠在袖子里:“黑旗勢大,自中原到江南,已無人可敵。今日老朽著人煽動民眾,在陣前呼喊,但若寧立恒真的拿出決心,要殺過來,他們是不會真的擋在前頭的,那么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老朽除死之外,難有其它結果。”
“那戴公便只是寄望于寧毅的慈悲了。”
“敵強我弱,互為比鄰,天下局勢已至于此,老朽又能有多少選擇的余地?只是無論老朽是生是死,黑旗的問題都不可解。他今日不殺老朽,老朽自然繼續與其為敵,他今日殺了進來,那些呼喊之人固然不會擋在老朽身前,但屠殺過后,他們自然會將黑旗的暴虐加以宣揚,另外,江南各家,也必不會放棄這等事跡的傳揚,從劉光世到吳啟梅,自肖征到裘文路,又有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希尹偏頭看過來:“只是在黑旗的戰力面前,這些吆喝,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