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何種角度上來看,當初對于原本隸屬李安茂麾下的這數萬軍隊的收編和安置,都算不得是什么輕松的任務。
首先在偽齊建立后,徐州已經是偽齊劉豫的地盤,傀儡政權的建立原本就是對中原的竭澤而漁。李安茂心系武朝,當時辰到了,謀求反正,但他麾下的所謂軍隊,原本就是毫無戰斗力的偽軍部隊,待到反正之后,為了擴充其戰斗力,采取的手段也是肆意地搜刮青壯,濫竽充數,其戰斗力可能僅僅比西南大戰后期的漢軍稍好一些。
劉承宗率八千人與其同守徐州,為求穩妥,必須將指揮權和控制權抓在手上——李安茂雖然熱血,但他始終忠于武朝,徐州死守三個月后,他的意思是將所有人釘死在徐州,一直守到最后一兵一卒,以此最大限度地減低江南防線的壓力。劉承宗不可能奉陪,直接在開會時打暈李安茂,隨后奪權轉移。
如此一來,雖然完成了上層指揮權的轉移,但在這支雜牌軍的內部,對于整個軍隊生態的打亂、進行徹底的改編,人們還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劉承宗等人決定北上后,留給鄒旭這個工作組的,便是一支沒有足夠糧草、沒有戰斗力、甚至也沒有足夠向心力的部隊,字面上的人數接近五萬,實際上只是隨時都可能爆開定時炸彈。
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下,整個天下哪一股勢力都沒有稱得上“容易”的生存空間。
晉地先后經歷田虎身死、廖義仁變節的動亂,樓舒婉等人也是躲進山中、艱難求存。
祝彪、王山月方面經歷慘烈的大名府救援,傷亡慘重,無數的同伴被抓捕、被屠殺,梁山被圍困后,四方無糧,忍饑挨餓。
江南,女真東路大軍叩關、傾覆在即。
而在西南,華夏軍主力需要面對的,也是宗翰、希尹所率領的整個天下最強軍隊的威脅。
這支軍隊只能如棄子一般的拋飛在外。甚至在當時,寧毅對這五萬人的未來也并沒有太樂觀的期待,他對遠在千里之外的鄒旭工作組做了一些建議,同時也給了他們最大的自由權限。鄒旭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艱難地進行了對軍隊的改編。
一方面,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鄒旭聯絡當地的地主、大族勢力,采取聯一打一的方法,以戰養戰,盡可能地獲取外部資源維持自身的生存;
另一方面,在沒有劉承宗所率領的華夏軍主力撐腰的情況下,他對軍隊進行了巨大的調整和裁編,首先由戰斗淘汰掉一部分人,長途的轉移也失去了一部分人,而后是主動裁軍,將核心作戰力維持在兩萬余人的規模上,再加上中途的兩次分裂,到得建朔十一年入冬,這支軍隊轉戰千里,遍體鱗傷,在洛陽西南的伏牛山附近扎下根來。
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鄒旭的領導能力彰顯無疑。其時江南戰事已經結束,西南大戰即將展開,這支軍隊雖然以戰養戰,打出了一些精銳,但整體實力對比女真西路軍,終究要差上許多,而過去一年征戰不休、物資匱乏、本身元氣已傷,寧毅這邊最終并不打算將其投入作戰,而是令其休養生息,預備日后將其作為攻取洛陽、汴梁等地的關鍵力量。
一場激烈的內部分裂爆發在今年元月,當時僅剩八人的原工作小組展開對峙,據說爆發了小規模的“叛亂”,隨后被鄒旭強勢鎮壓下去。有兩位工作小組的成員連同數十士兵帶傷逃離,當時由北地歸返的方承業正接受命令去到洛陽附近,了解情況后聯絡竹記力量提起調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