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車的使用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鏡,當然,現在戴眼鏡的不多,無非是郭家玻璃作坊弄出來一些老花鏡,眼睛老花看不清東西的確不便,怪不得這里的人寫字用毛筆,可以寫大點。
當然,跟知識文化水平不高也有關系,他們一生都不用看幾個字,也沒電視、手機看,眼睛近視的不多,無非是老了后遠視的多點。
其實眼睛用多了很費視黃醇,特別是郭一凡前世,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都片刻化了,短視頻、網文小說,幾乎人們一天盯著手機的時間很長。
這對眼睛的使用是過度的,需要科學用眼,比如勞逸結合,讓眼睛的睫狀肌得到及時的休息,總看近處,也需要看看遠方,這樣才能避免近視。
及時補充視黃醇也重要的,也就是多吃胡蘿卜,補足類胡蘿卜素,這是視黃醇的前體,會轉化為眼睛需要的東西。
而在大明,夜盲癥很多,因為人們吃的類胡蘿卜素不夠,但還沒到近視這種程度,所以與其說跌破眼鏡還不如說驚掉下巴。
一個不用畜力拉動,就可以自己跑的車,這個時代的人對能源的了解還不深,只是知道菜油能燒,晚上點燈用的就是菜油,也有火油,其實就是石油,當然有錢人用的是蠟燭,因為這個沒煙。
蒸汽機車的出現開始了能源時代,人們發現,水力可以利用,水車灌溉已經歷史已久,水還能燒開用蒸汽,這就很新鮮了,也很先進,因為哪里都能把水燒開,這種力可以無處不在。
京城所有的鋼鐵廠都在加班加點,因為朝廷大量收購,雖然價格比民間低點,但量大,一天下來的利潤非常可觀,為了銀子,動力十足,煤就不夠用了。
這讓福威鏢局很開心,大同至京城專線又增加了好幾趟來回,賺的銀子嘩嘩的,總鏢頭那個高興啊,雖然已經不知道再怎么獎勵鄭邵波了,他都已經是鏢局二當家了。
但因為鄭邵波的建議,讓鏢局經營物流,這個詞他到現在都沒整明白,但銀子是看到了,每天都在增加,還讓福威鏢局一下名揚四海,簡直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是名利雙收。
不過他高興的太早了,郭一凡已經跟方從哲建議,要先修條到大同的鐵路,這樣運煤快很多,雖然山高水深,但困難總是要克服的,只能遇山開山,遇水搭橋了。
其實也就是山高,水倒沒多少,不過太行山可搬不走,這個年代想開隧道也不現實,后面在軍部工部研究員的討論下,選了一條最簡單的路線,把京城到宣府鎮到大同都連接起來,這樣是最可行的,但還是要讓蒸汽機車爬山,需要把鐵軌鋪設的更可行一些。
能挖的地方還是要挖的,不可能真的讓蒸汽機車爬山,這不現實,好在火藥開山省了不少力氣,加上朝廷有錢,雇傭不少勞工,這點還是古代好,徭役跟稅收一樣,都是朝廷強制的,好在朝廷愿意給點工錢,不然又像秦始皇的長城,隋煬帝的運河一樣,累累尸骨,民生哀悼。
郭一凡還建議身體弱小者可以用銀子抵徭役,能花錢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是被逼的,但可以花錢找別人替,就不會讓身體不好的人去送死了,當然郭府會贊助情有可原者,對于有錢人,他可以自己出錢。
不過這些服役者伙食都很好,郭家贊助不少,郭一凡還拿出了靈水,派廚子過去燒飯,護衛也跟隨,甚至還派了李飛,當然,代價也大,給了他一瓶靈水做酬勞,然后每個月十二駙馬衛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