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幾天你干嘛去了?”楊馨并不是剛想到司馬季消失了幾天,而是不好意思直接問,說完正事之后就開始旁敲側擊的打聽。
“到處轉轉!”司馬季面色平淡的扯謊道,他是好色沒錯,可也沒到肚里面裝不住事的程度,他認為楊馨不應該知道一些布置,那就絕對不會告訴對方,轉而道,“扶余王這次親自去洛陽朝貢,幽州是必經之路,這幾天就應該會到了,到時候給薊城的徭役放幾天假。”
“這是為什么!”楊馨有些驚訝,她眼中的燕王就是一個不顧百姓死活的王侯,什么時候竟然開始發善心起來了,追問道,“也包括高句麗的俘虜么?”
“當然包括!”司馬季肯定的回答道,“你以為我只知道壓榨百姓么,這么認為當然也沒錯,不過我心里有一個平衡。隨意放假是不可能的,借著扶余王朝貢的事情放假合情合理。”
扶余王親自朝貢,這個規格已經很高了。一般的小國來朝貢,一國之主是不會親自過來的,西域眾多小國也沒有幾個這樣的。扶余王這么有誠意,當然主要歸功于高句麗的滅亡。
燕王滅了高句麗本來是要給六部鮮卑提個醒,這個醒六部鮮卑是不是感受到了目前還不得而知,扶余王明顯感到了我大晉天威浩蕩,所以才有了此行。
這就證明司馬季沒白打這一仗,他當然也想要抹平胡漢之間的界限,并且一直在努力。不過有些事情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中原人去塞外也的穿獸皮,僅僅是因為暖和。這就和進入中原的胡人最終都被同化一樣,但留在草原的胡人就不會被同化,漢人去了草原只會變成胡人的打扮。
如果努力到最后沒有成功,他還可以退而求其次,割裂東北和蒙古兩大板塊的的聯系。兩大板塊的勢力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并不是一個喜歡重裝一個喜歡騎射的區別。
司馬季眼中這兩股勢力戰力上沒有高下之分,蒙古崛起的時候最強的對手應該算是金國了,然而金國三線作戰還和南宋西夏死磕。司馬季就沒見過歷史上有這么自信的王朝末期,等到了智商在線的皇帝上線,局勢已經糜爛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現在已經通過滅亡高句麗展現了上國的雷霆之怒,那么現在就到了懷柔的階段了。八王之亂帶來的大規模混戰已經沒有幾年,司馬季也沒空繼續北上,不是有句話么,攘外必先安內,常公兵法是不會騙人的。
從進入平州開始,扶余王的使團就有平州東夷校尉府的軍隊沿途保護,司馬季并不是沒有同情弱者的心理,這個前提是必須要真的弱,目前的扶余國就處在這個范圍當中。
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入遼西走廊,沿途的雜草堆當中,不乏幾個月以前隊伍當中留下的森森白骨,默默地為來自同一方向的使團行注目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