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責稽同意了?”等到責稽離開之后,何龍從殿外進來急忙開口相問。
“他不同意又能怎么辦呢?”司馬季也就笑笑道,“形勢比人強,打不過就低頭服軟,本王也不是非要他的腦袋,不過話說回來了,不知道內地的移民什么時候到,咱們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司馬季不知道,其實京師已經下旨征召移民,第一批移民已經從青州出海,坐著船跨海而來,而目的地就是帶方郡,這也是目前中原和半島之間最為熟悉的路線,至于三韓之地的航線,那還要等等,現在還沒玩明白呢。
而比移民更早前來的則是,新的臨屯郡太守,朝堂在做這種決定的時候,往往都是很快的,來的人司馬季一聽也不是外人,祖逖的弟弟祖約。
之所以新郡太守的位子能到祖約手中,第一肯定和祖約的出身有關,第二則是臨屯郡確實也不是什么香餑餑,司馬季的奏疏當中說的已經很明白,三韓之地已經千瘡百孔,新太守來了肯定不是過來躺著賺錢的,恢復民生、休養生息一件都躲不過去。
見到祖約司馬季也沒多熱情,就是常規的勉勵一番,告知實情這就可以了。他記得祖逖死后,執掌其部下的就是祖約,祖約叛亂失敗之后,就去投奔石勒,最終被石勒所殺。
這怎么說呢,一家里面出兩個扶不上墻的爛泥,也不是多新鮮的事情。張弘范和張世杰也是一個宗族的,各為其主選擇不同,這就因人而異了。
不過雖說是這么想,司馬季心里面還是有些不能釋懷,三韓被自己禍害一遍,萬一祖約把這里弄的民怨沸騰,他豈不是還要再來一次?
“看在祖逖的份上,給他一次機會。”司馬季這么說服著自己,說不定環境變了選擇上就不同了,到時候中原大亂祖約在這里好好裝死,省的關鍵時刻又給他哥丟人。
從祖約到達三韓之地開始,內地的移民就開始陸續有來,每天都有登船的中原人從帶方郡登陸,這幾天帶方郡太守張統非常繁忙,天天都在碼頭等候,他一個太守自然是不用親自前來的,只不過燕王還在這里,他也要做出一點表率作用,直接就自己上陣。
這些移民規劃到三韓之地,每一個定居點都是有講究的,山水相連之地,但是最好不要靠海太近,這樣如果有海上的倭寇前來,也可以爭取一段時間抵抗。
“帶方郡和百濟相鄰,把移民都放在其他地方,百濟處在一種被包圍的環境當中,他們就自然不敢作亂。”司馬季伸了一個懶腰看著西面,就剩下東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