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拓跋氏雄踞草原,現在有騎兵四十多萬。”楊馨幫著司馬季安排王府當中的事宜,看到送傳回來的信息,真是嚇了一跳。
“是啊,嚇壞了吧,真應該慶幸拓跋氏不殺之恩,讓我區區小晉茍延殘喘到今天。”司馬季撇著嘴,伸手捏著楊馨的臉蛋,另一只手把晉衛傳回來的情報搓成團,口氣變得很膨脹,“是能騎馬的男人加在一起,有四十多萬,能不能人人都弓都不知道呢。拓跋氏占據的草原很大,人口比其他三部多了一些,不過四部在實力上沒有明顯的差別,人數最少的是慕容氏。”
一聽就知道楊馨是被號稱控弦之士數十萬的虛言給誆了,現在的拓跋氏并不比當初的匈奴強多少,當初的匈奴十萬騎兵連李陵五千步卒的戰陣都沖不垮。在唐朝之后的草原勢力身上,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可并州的南匈奴,在人數相等的時候,肯定要比鮮卑人的戰斗力強,再怎么說,匈奴都已經并州存在百年以上,該學會的都學會了。
拓跋氏要是真有這么大的力量,怎么名聲最盛的是段氏鮮卑,不是他拓跋氏呢。\四部鮮卑最強的段氏鮮卑,應邀參與八王之亂,尚且不是劉淵的對手,占據遼東統一東部鮮卑的慕容氏,尚且被劉淵壓制了很長時間,鮮卑人的戰斗力也不宜高估。
“夫君其實為何要拉攏鮮卑人呢,近在眼前的并州匈奴,用起來不是更加順手?”楊馨有些不明白司馬季的操作,這明明是舍近求遠。
楊馨說的一點錯沒有,正常情況下應該會做出這種選擇,畢竟并州和幽州相鄰,用得上時候絕對比鮮卑方便,何況還可以同時拉攏鮮卑、匈奴,誰說一定要二選一了,就不能全都要么?
“人家是漢朝的兄弟,為夫開不起價。”司馬季張了張嘴,言不由衷的終止了話題。劉淵的南匈奴,司馬季是留著給別人拉攏的。
八王之亂是躲不過去了,借著這次戰亂把其他胡人都拉入戰亂當中消耗消耗,這已經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辦法,而不是燕王率領一群胡人,專門找晉朝軍隊打。別的藩王軍隊都是晉人,就他帶了一群胡人入場?就算是贏了,司馬季都不敢想象歷史會怎么寫自己。
最好是各大軍鎮都拉攏一批自己地方的胡人,戰場上見,類似段氏鮮卑和南匈奴那樣兵戎相見,這樣才能起到消耗的作用。
至于為何拉攏鮮卑而不是匈奴,因為現在鮮卑各部加起來的人數,已經遠遠超過匈奴。連宇文氏那種匈奴的后裔,都自稱鮮卑人。司馬季當然希望自己這邊是人多的一方。
第二個原因,就像是他對楊馨說的,南匈奴人見過世面的,人家是漢朝的親戚,拉攏起來難度高,開價肯定比鮮卑人要高,拉攏鮮卑是為了省錢。
南匈奴一部的力量,遠遠超過鮮卑里面的任何一部,這點從南匈奴和鮮卑里面最強的段氏鮮卑交戰過程就能看出來,但是鮮卑整體畢竟已經占據了原來屬于匈奴人的廣大地區,如果鮮卑各部合力,南匈奴就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