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兵敗退守潼關,但是你們十六叔似乎已經起兵了。現在司馬倫篡位,本王覺得不會有藩王服氣的,司馬倫這是自尋死路,宣華彥女不要太過于悲傷。”司馬季輕聲安慰,隨后話題一轉問道,“在幽州可還住的舒心,這里冷了一點。”
“叔王的王府陳設十分精巧,甚至比皇宮還暖和。”司馬宣華說到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猶豫的開口道,“叔王說趙王篡位不會有藩王服氣,宣華的兄長已經死了,父皇沒有兒子,是不是所有王侯都想要坐上皇位。”
司馬季張了張嘴苦笑道,“差不多吧,你要是一個男嗣,可能就不會了。”
“叔王,如果這個機會在你面前,你會么?”司馬宣華盯著司馬季的眼睛鄭重的問道。
司馬季深深地看了長公主一眼,像是認真的思考著這個問題,最后微微搖頭道,“換成其他的皇帝可能會,但對你父皇不會,叔王有很多事情要做,當皇帝會牽扯很多精力。”
換另外一個皇帝,司馬季還要考慮功高震主的問題,司馬衷不會,他絕對不會對臣下猜忌。他又沒有繼承人,這就更沒問題了。
“宣華相信叔王!”司馬宣華好似松了一口氣道,“宣華的問題有些唐突了。”
“沒事,這才是我司馬氏的后人。”司馬季眉毛一挑道,“有本王在,誰也動不了你父皇的江山,你等著看就是了。”
他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沒辦法夢想太大,人又太貪,就坐在一處皇宮當中,還不如親自上陣夏季伯操作,總比紙上談兵來得強。
再者篡位對一個王朝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不管后來的皇帝多么雄才大略,篡位是污點就是污點,雄才大略也不能表明你篡位就是對的。
晉朝和宋代之后的王朝不同,所以不能類比朱棣,而是和唐朝有些問題一樣。李世民篡位引起了唐朝以后的皇帝上行下效,就拿李隆基來說,這位玄宗可不止參加過一次政變,最終也是被政變趕下臺的。
唐朝中央政變的頻繁程度和藩鎮的問題,幾乎就是把晉朝的國祚拉長十倍的翻版。不斷內耗,肯定耽誤了唐朝的成功,唐朝其實可以做的更好。
“殿下,齊王傳檄天下,號召天下藩王共討趙王。”馮吉一臉喜色的跑進來邊跑邊喊道。
“傳令大軍明日集結南下,黃河的渡船也準備好了。”司馬季一拍手很是贊嘆道,“司馬倫真是有自信,不愧是我們家的人。本王離開之后,就可以讓內史杜錫、太守江統出府了,省的老以為本王要造反,現在知道了吧,是趙王造反,一群臭文士,放在以前本王早把他們的腦袋砍了,腦袋比花崗巖都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