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司馬季覺得,應該不至于出大問題,新野王雖然比較廢,距離江南近的還有長沙王、范陽王和東安王,這三個藩王可都不是一般將領,真出全力的話張昌應該是頂不住的。
他猜的一點錯沒有,司馬乂現在幾乎有吃了司馬歆的心,一個千人規模的流寇,讓司馬歆打了兩仗之后,變成了波及數州的叛亂,現在張昌都已經率兵北上進逼樊城。
他現在都多困難了,西邊的司馬穎已經表現出來若有若無的敵意,東北邊的司馬颙就不用說了,就差殺入京師。現在南邊也不消停,竟然出了這么大的叛亂。
接到司馬歆告急的求援,司馬乂強忍著掐死對方的沖動,攤開了地圖做出布置,才這么短的時間張昌的流寇已經波及了這么大的地方,可以說比禿發樹機能和齊萬年膨脹的速度都快,這讓司馬乂不敢怠慢,武帝在世的時候就對江南不放心,為此布置的三大重兵軍鎮,其中兩個都是對著江南布置的,只是現在荊襄和淮南的軍鎮都已經名存實亡。
“立刻隨本王進宮面見天子。”司馬乂心急火燎的入宮,天子的權威雖說所剩不多,但只要運用得當,應該還是能讓一些將領聽話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比歷史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司馬季在河北和司馬颙大眼瞪小眼,司馬颙至少不會出來添亂。
歷史上司馬颙不但對南方的叛亂不管不問,直接讓益州的李特兄弟做大,還扣留了司馬乂下旨調集平定張昌的大軍。
很快司馬乂就以天子司馬衷的名義下圣旨,分別傳信給宛城的安南將軍孟觀、許昌的范陽王司馬虓、徐州的東安王司馬繇。同時還命令自己的部將宋洪帶領一萬禁軍南下,匯合孟觀所部共同抵御張昌的叛軍。
“以劉喬為豫州刺史,威遠將軍,和范陽王一起南下。”司馬乂把自己的部將派出去,又覺得許昌的司馬虓也不靠譜,挑選了兩朝老臣劉喬為豫州刺史,和司馬虓一起行動。
“以劉宏為荊州刺史,南蠻校尉,使持節和宋洪將軍一起出發,匯合孟觀所部救援樊城!”
“東安王司馬繇,協同揚州刺史陳暉防守建康。”連續幾道圣旨被快馬送達宛城、許昌和徐州、司馬乂以天子的名義對整個還算尊重天子權威的軍鎮進行調遣。至于司馬颙,他不出來添亂就行了。
三日之后司馬虓就接到了京師的圣旨,猶豫良久之后決定奉詔,最近司馬颙一直在拉攏他,現在正好眼不見為凈,帶著許昌的兵馬去平亂。立刻召集許昌的從官下令道,“點齊兵馬隨本王南下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