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昌,這支超過十萬的兵馬簡直喜極而泣,從段氏鮮卑出發之后,一路上他們已經吃掉了將近三十萬頭牛羊,有時候行軍看見青草都想要上去啃兩口。終于再次見到糧食的大軍士卒如同餓死鬼托生,讓高昌的晉軍大跌眼鏡。
而統領這支大軍的司馬季,最近則一直都在和周玘論三國,百年前的三國時代,決定了很多現在的格局,雖說就本身意義而言,司馬季一直都覺得很多三國人物都存在不同意義上的高估,誰讓三國演義出名呢。
“當初關羽未死,劉備攻取漢中之后,劉備還是頭一次有了定鼎天下的本錢,不過和當時的曹魏相比,這個概率多說也只有三成。這三成主要表現在曹操馬上就要離世,而曹魏當初老將離世,新將沒有經驗青黃不接的時候,其實并沒有關羽的對手。幸虧孫權關鍵時刻背后插刀,讓劉備還沒有捂熱乎的三成勝算,再次變成了零。”
司馬季和周玘這個江東望族,在一本正經的紙上談兵,誰讓他最近閑的夠嗆呢。不和周玘聊天,真沒有什么別的事情打發時間了。
“燕王,吳國當初的實力還在蜀國之上,燕王如何看待吳國。”周玘這幾天也看出來了,這位燕王根本不在乎什么,連自己家篡位都光明正大的承認,談話的時候膽子也大了很多。
周紀是經歷過吳國時期的,自然想聽聽三國最后的勝利者對此如何看。
“吳國定鼎天下的幾率是零,孫權是在沒有什么軍事才能。吳國不過就是另一個袁術,不同之處在于袁術都有玉璽,吳國什么都沒有。”司馬季撇撇嘴,想要吳國定鼎天下除非孫權不上位,畢竟孫十萬可不是什么好聽的名字,有孫權在吳國注定只能偏安。
“燕王似乎一直對劉備關羽等人褒獎有加。”周玘一聽就知道司馬季對魏蜀吳三國有明顯的偏向性,對蜀國的褒獎還在曹魏之上。
“劉備不甘命運,六十歲了還在奮斗,之前不過是一個賣草鞋的存在,起點比曹操低了很多,但曹操屠戮徐州,陶謙有難的時候,只有他出兵救援。雙方的實力差的太遠了,劉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救援,此事誰能做出來呢。”司馬季不慌不忙的看著周玘開口道,“如果他的出身能和將軍一般,三興漢室都并非不可能。”
周玘的出身也并不是多高,江東士族在中原士族眼中連寒門都不如。至于曹操,他活著的時候沒有篡位,但絕對和忠臣不沾邊。殺皇后、殺皇子絕不是一個忠臣干出來的事情。棄河套直接把洛陽暴露在邊界,至于內遷胡人方面,司馬季敢說現在晉朝境內的胡人,沒幾個族群是晉朝自己遷過來的。只不過曹魏時期沒有爆發出來而已。
但晉朝來源于曹魏,司馬季只能把曹氏當成正統,哪怕他本人更欣賞劉備。至于說因為曹操是打天下所以篡位合理,司馬氏的天下難道是談判出來的么?淮南三叛的時候,東吳一線的兵馬,可一直比雍涼一線的兵馬多,滅吳蜀也算不到曹氏身上。
晉朝風評差,就是因為八王之亂太過火了,幾年就把精銳兵馬全都報銷,導致丟了北方,現在司馬季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以現在的疆域和人口,評價只會比曹魏高,人們只會說司馬氏面對曹爽逼迫,發動的高平陵之變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