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槍兵將會給予敵人最慘烈的標槍打擊,等陷入近戰后說不定很快就奔潰了……
出擊的仆從軍硬碰硬可能并非是羅馬軍團的對手,可是一擊不中立刻遠遁,這一點不需要慕容翰多費心的指導,游牧勢力在這一點上一直都頗有天賦。仆從軍的將領立即率軍向沙漠逃去,面對擁有強大機動力的騎兵和惡劣的沙漠環境,埃及總督馬庫斯也頗有些無可奈何,似乎對面這支大軍,對干旱環境也頗有造詣。
這話說的,全世界各地的環境燕王那種沒有造詣?趙括現在活過來他都能讓趙括失業。
側翼征召的騎兵只好轉身回軍。在羅馬騎兵緩緩后退時,仆從軍又呼嘯而來,在羅馬軍團側翼向他們的騎兵發起進攻。羅馬騎兵在戰術、人數上占據絕對劣勢,無法抗拒仆從軍騎兵潮水般的進攻和如雨般的奔射,應付的狼狽不堪。
羅馬軍團聞風而變,軍團弓箭手的營隊為騎兵提供掩護,一如數百年來一直以來那樣。整個變陣的過程嚴絲合縫,不給任何敵人以可乘之機。當然這也就是羅馬人自己這么認為,步兵天生機動力就弱了騎兵不止一籌。
“你們不會累么?”司馬季的本部兵馬并沒有出動,仆從軍沒有占到便宜燕王也看見了,要是連沿途擊敗吸收的仆從軍都能和羅馬擺擺手腕,他現在考慮的就不是埃及,而是整個羅馬帝國了。
司馬季拿著望遠鏡的手就沒放下,雖然黃沙濺起導致觀測效果并不十分良好。但幾個很顯眼的羅馬鷹旗還并不難找,他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開羅馬鷹旗。并不為羅馬騎兵和仆從軍的糾纏偏移注意力。
羅馬軍團面對騎兵的游刃有余,讓司馬季很是贊嘆,不愧是他游戲里面的祖國,不對,他游戲當中的祖國,其實掛著雙頭鷹的東羅馬帝國,標配基佬紫。
仆從軍騎兵的進攻一次次被擊退,但司馬季并不為所動,因為損失總體而言還是可控的,雖然不少仆從軍騎兵一個接著一個倒在羅馬人的刀槍之下,而慕容翰遲遲未動手,但這本身就十分正常不是么?誰不分個嫡系雜牌?古今都是如此。
“輪換,讓白匈奴人出動!”慕容翰見到也差不多了,便又換上了一支兵馬。羅馬軍團的打法,讓慕容翰有種錯覺,這就是步兵版的燕王打法。事實上卻確實非常相似,司馬季的無腦豬突就是在東羅馬的鐵甲騎兵上學的。
不過東羅馬的鐵甲騎兵特么的不厲害,這是司馬季上輩子非常不滿的一點,一點都不照顧廣大精羅玩家的觀感。
事實上司馬季手中的兵馬數量,遠遠超過馬庫斯的七個羅馬軍團。只要迫近羅馬人的體能極限,導致羅馬軍團的陣型無法運轉,羅馬人引以為豪的靈活作戰遲早會不靈。那個時候他們就會變成很死板的軍陣,從羅馬軍團蛻變成一般的敵人。
兩次輪戰之后,司馬季讓兩萬八旗軍分別從左右展開突擊,開始對羅馬軍團進行硬撼。
“主攻南方第二個鷹旗下屬的軍團,他們的活動范圍最大,體力肯定跟不上了。”司馬季大聲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