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于基督徒的命運,司馬季不但不怎么同情,反而有些想笑。燕王這么尊重各種宗教的人,對所有宗教都是一視同仁的,都是一個態度應該被打壓。從內心上來說,司馬季就十分贊同戴克里先的做法。如果雙方有見面的機會,燕王還準備對戴克里先科普一下一個名為黃巾之亂的歷史事件。
現在埃及的基督徒,明顯是因為戴克里先的態度,還有一旦戴克里先退位。凱撒伽列里烏斯就會成為東方奧古斯都,這兩個原因讓東方基督徒看不見希望。所以才鋌而走險,見到一支陌生的大軍干掉了羅馬帝國在埃及的力量,想要趁機做一點什么。
司馬季樂于順水推舟,因為目前他確實希望將亞歷山大港控制在手。不過他遲早要離開的,又沒有準備在埃及建國。
“還是要雨露均沾,連阿拉伯人都打了,不對另一個下點絆子,這不是不公平么?”司馬季已經決定對基督徒做點什么,反正對方一直受到迫害,造反有理嘛,當然戴克里先鎮壓也是有理的,各有各的理由。
不過燕王身為天下各國統治階級的戰友,最終自然還是要站在秩序的一邊。更不要提他是一個無神論者,對任何宗教都沒好感。
“你們覺得本王將羅馬軍團收攏的軍械,到時候留在基督徒怎么樣?”司馬季看著常伴身側的兩個心腹,很是好笑的說出自己想法,“到時候我們要是離開了,估計基督徒會和戴克里先血戰一場,當然下場應該是不會太美好。”
“燕王決斷,我等沒有異議。”唐強、周榮同時開口,這是羅馬帝國自己的事情。不過看起來燕王是準備挑撥一下羅馬的內亂。
這不能怪司馬季,他真的是過來和戴克里先暢談一下友誼,以生產者的身份和消費者見一面,是你們自己內部的叛逆主動找上門來了的。
人家主動要獻城投降,司馬季也不能不要不是么?就看看最后的結果如何。這一邊攻城的準備還在進行,不管基督徒是不是真心的,他這邊的準備不能停。燕王向來都是拉攏盟軍一起作戰,但在準備工作方面,都是以獨立作戰為準備。有盟友固然最好,沒有盟軍加入老子一樣自己把事情辦成。
亞歷山大城的居民,做夢也想不到首先的攻擊并不是來自城外的晉軍,而是隱藏在他們身邊的基督徒,他們當然想不到,因為基督徒因為保命都隱蔽了自己的信仰。
這些隱蔽在人群當中,甚至對被處死的教眾不聞不問的基督徒,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當中,頭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似乎想要將羅馬軍團鎮壓自己的所有怒火全部宣泄出來一般,深夜舉事的基督徒,攻擊猛烈而血腥。
整個亞歷山大城到處都是喊殺之聲,城中的羅馬軍隊聞訊立刻開始鎮壓。現在大敵當前,要是他們內部再出現叛亂,下場注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