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四周封閉的墻面,看著遠處高聳的圍墻,看到四周站立不動的士兵,有些太過緊張,腦子一片空白。
學子到齊,幾萬人考場,朝廷增派了不少兵力和考官,說明了朝廷對這次秋闈的看重。
試卷分發下來,首篇為策論,也可以說為是策國論,這個沒有固定的,士農工商,也可以是邦交,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比方說哪方弊端,怎么解決都可以寫自己的看法。
第二個考擦的,是學生的學識,那就是學生要寫一篇錦繡文章。
這次皇帝出的題目是盛世文武。
這樣寫起來就廣泛了,有贊美文武開國高宗的,有贊揚文武之治的,文武哪一代國君,都可以贊揚,更多的是拍現在皇帝的馬屁的,歌功頌德,一件錯事都可以寫成豐功偉績。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評的好分,才更有機會離做官更進一步。
也有贊美皇帝和娘娘夫妻恩愛,天下之父,天下之母的。
只有少數的寫文武名人傳,百姓生活的。
為了考取功名,無數的學子變成了應聲蟲,其他的沒學到,把自古馬屁不穿的精髓倒是學的有模有樣。
第三個考察的是詩詞,題目是圍繞出征,出塞,戰爭做一篇詩詞。
這可難倒了無數學子,他們從小讀圣賢書,不務家務,不下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哪里見過戰爭的殘酷。
為時兩天的考試就這么在考場里度過。
出了考場,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歡
(本章未完,請翻頁)
喜的是自己感覺考得不錯,憂愁的是惋惜自己沒有發揮好,或者太過緊張。
在房間里的謝小峰,知曉這次考試的題目,說實話,還好沒讓他知曉,那些歌功頌德皇帝娘娘的,要是知道,自己不得做一篇文章大罵一通才怪,不罵就是好的,還想對你歌功頌德?
不過那首出塞題材詩詞,凌毅還是覺得自己可以試一試,也算是挑戰一下自己。
只見謝小峰開始醞釀半分鐘,拿起桌邊的毛筆開始書寫。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自己雖然沒有經歷過戰場,但是從小聽謝謝講述保家衛國的戰士,自己目睹家的巨變,自己那些年的苦難,還是寫出了這么豪氣的詩詞。
壓住詩詞,謝小峰再看了一眼,就沒有再看,而是放在了那里。
他對自己接下來的路還沒有個明確的想法。
安平郡主吳雪瑤,終于鼓起勇氣來見謝小峰,這幾天她一直自我安慰,自己是男兒之身,謝兄是以兄弟之義,擔心自己兩人才會有所觸碰。
“謝兄”
房間里聽到吳樂兄的聲音,這幾天有些無聊的謝小峰連忙開心的前去開門,這讓他忘記了還擺在桌子上的詩。
謝小峰:“吳兄。”
謝小峰以為對方很有可能是參加秋闈去了,畢竟之前,吳兄可是跟自己談過秋闈之事。
吳雪瑤:“謝兄,幾天不見,可好?”
謝小峰:“好,我比較喜歡清靜,還沒有多謝吳兄送來的衣服,實在太過貴重了。”
謝小峰并沒有穿,而是完好的放在那里。
吳雪瑤道:“你我兄弟之間,談貴重就有些傷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