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看去,整個半山坡上似乎被一片白茫茫所包裹。
無數的學子后生,身披白色孝衣,膝蓋緊緊地貼在地面之上!
他們的目光凝視著從靈堂中走出來的蘇辰。
這場葬禮對他們而言,如今不僅僅是緬懷恩師。
更要感謝這位大師,能夠在唐校長的葬禮之上,將百鳥朝鳳完美吹奏!
這是對唐校長最大的敬重和緬懷!
此刻,
眾人跪在地上,面朝靈堂。
在他們的目光下,蘇辰緩緩離開了葬禮現場,朝著山下走去。
....
看到蘇辰離開,李宏正也是稍稍回過神來,連忙朝著蘇辰離開的方向,追了上去!
不同于前來送行的蘇辰,眼下還未出殯,李家班的人還不能走。
李宏正緊追慢追,卻還是慢了一步。
終于,在山腳下追上了蘇辰的身影!
李宏正連忙大喊一聲:
“大師留步!!”
剛吹奏完一曲百鳥朝鳳的蘇辰,此刻卻是氣息穩健,健步如飛。
聽得后方傳來的叫聲,他回頭一看,是李宏正。
這位來自小鎮的嗩吶匠,擁有的嗩吶藝術卻足以比肩國劇。
蘇辰回頭看向他,沒有說話。
“我是樺義鎮的嗩吶匠—李宏正,冒昧問大師一句,您是何人?”
李宏正問出了這句話,憋在心里上難受的很。
實際上,他更好奇蘇辰師承何處,這曲百鳥朝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學得!
“我是來為唐校長送行的!”
蘇辰答非所問,本身營造神秘感就是服務項目之一。
他的眼神平靜如水,氣質卓然。
知道蘇辰在刻意的避開問題,李宏正老臉一紅,手中拿著的嗩吶,篡出了汗水。
猶豫了片刻,他后退一步,雙手呈拱手行禮!
微微躬身!
終于是問出了那句話:
“大師,我能學習你的百鳥朝鳳嗎?”
干脆!
直白!
同樣也是真誠!
蘇辰有些意外地看著他,這位比自己年長幾十歲的嗩吶匠,此刻正恭恭敬敬地向自己求學!
那真摯的眼神,令蘇辰都為之動容。
正所謂,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師道,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蘇辰雖生于他后,但嗩吶一道在他之上,他便從師而問之!
兩人見面不多,但對彼此卻像是深有了解。
蘇辰一直都在葬禮的現場,知道唐校長的后輩沒能請到嗩吶。
這李家班班主是自發來為唐校長送行的,出場便是八臺嗩吶開道,足見他對唐校長的尊重。
在嗩吶一道,又是如此知禮守道,不以年長而輕人。
百鳥朝鳳,
最是考驗嗩吶匠的匠心,死者配不配,也全靠嗩吶匠心中的一桿秤!
看著面前恭敬行禮,面色堅定的李宏正。
又想起為那忙碌一生的唐校長。
蘇辰沒有猶豫,將百鳥朝鳳的曲子按照腦海中的技藝完全將其抄錄而下,一并交給了李宏正!
再次,說出了兩人見面的第一句話:
“
百鳥朝鳳,是一首大哀的曲子!
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曲子,只有德高望重的死者,才配享用!
”
話音再度在耳邊響起,李宏正的眼淚頃刻間流淌而出
朝聞道,夕可死!
心中不知是得到曲子的喜,
還是想起當年瞎眼師傅也曾此言的悲~
看著蘇辰離去的背影,他的視線開始模糊了起來,似乎與記憶中的師傅身影開始重疊起來
......
中午的時候,娟兒跟她丈夫親自為李家班做了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