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剛好說在荀攸的痛點上,因此林朝此言一出,荀攸臉色便黯然了一些。
“子初,實不相瞞,某的確不甘心。”
火光照耀中,荀攸落寞一嘆,開口道:“只是大將軍何進并非明主,朝堂上也凈是些讒佞之徒,某不想與他們為伍。如此這般,不出三五載,這大漢天下便會分崩離析。某此言,子初以為如何?”
說完之后,荀攸便盯著林朝,想看他是贊同還是反對。
他這個想法只對族叔荀彧說過,荀彧雖然表示震驚,但并不愿意相信。
哪知道,林朝卻笑了起來。
“公達,說來你可能不信。今年年初,某從中山與友若一同進京,路上某便對友若說過這話。奈何他不肯相信,反而認為某所言非人臣之道,斥責了某一番。”
林朝笑著嘆息道:“想不到這天下間,居然是公達與某看法一致,看來你我今夜相遇,乃是緣分使然。”
“竟有此事!”
荀攸面色無比動容道。
“公達若不信,盡可找友若對質。某何必騙你。”
“不,某沒有懷疑子初的意思。”荀攸連忙辯解道,“只是某之論點,世人大多是不信的,唯子初與某心意相通,可為知己也。”
這句話說得有些重,連林朝都愣了一下。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尤其是荀攸這等大才,天下間能被他看得上的人沒有多少,所以才更顯得孤獨。若能有一位心意相通,志同道合的好友,是他夢寐以求之事。
所謂刎頸之交,大抵如此。
很顯然,荀攸已經把林朝當成了這種人。
“公達過獎了。”林朝笑道,“某還是想問一句,公達身負大才,真的甘心埋沒在鄉野之間?”
“當然不甘心。子初,你是想招攬某?”
有了相同的論點,荀攸看林朝也親近了許多,說話也不再遮遮掩掩。
見荀攸如此爽快,林朝也很干脆地點了點頭。
“替誰招攬?”荀攸問道。
“不敢相瞞,我主乃是孝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后,漢室宗親,現任中山都尉劉玄德!”林朝替劉備吹了一通,“不知,可能讓公達滿意?”
這一連串的噱頭并沒能唬住荀攸,聽完之后,他笑了笑道:“子初何必這般狡猾。劉玄德去年平定中山,某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其人如何?”
荀攸并沒有詢問劉備的品性,能力,與行事風格。因為對于君主而言,這些都不重要。
“那公達以為,身為君主,應當如何?”林朝反問道。
“當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能做到這八個字的人,就是荀攸心中最佳君主模板。
當然,這八字看起來簡單,能做到的人的確不多。
但劉備,恰好是其中之一。
原本的歷史上,他任用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魏延,都可以稱得上是知人善用。
至于用人不疑,這天下劉備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劉備任用關羽守荊州,軍政皆由關羽決斷。
任用諸葛亮為丞相開府治事,除了兵權之外,整個四川的政事幾乎都是諸葛亮一言而決。
這,便是用人不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