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里,
少年在進食,冧撞著膽子慢慢靠近。
“吼”
一聲怒吼打破了平靜,冧急忙說道“不要生氣,我不和你搶吃的。”
說著話,她也變成本體的模樣,一頭吊睛白額的母老虎。
二人雖然沒有交流,但關系又進了一步。
第三次去,冧給他帶了一只用草葉編織的小兔子作為禮物,而這一次,他們也終于有了交流。
之后二人熟悉了,冧還主動幫他打掃洞府,布置山洞的環境,那些吃剩下的骸骨被丟到外面。
她也知道了少年的名字,叫梟。
她得知了梟是個孤兒,所以才會那么敏感孤僻。
而梟也毫不吝嗇,教她一些戰斗技巧。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漸漸地,冧也從一些大妖那里旁敲側擊得知,原來她不是老二,她是老三,她還有一個二哥,在出生后不久便被丟棄了。
得知了這個秘密,冧和梟的關系再進一步。
直到歷,
他也知道了梟。
歷找到了梟,
他是偷偷找到的梟,說了什么無人得知。
以長子虎王繼承者的身份面對被拋棄著的身份,大戰自然一觸即發。
就像故事里寫的,當天才長子遇見庶出廢柴那樣,嘲諷唄。
只可惜,
在虎王那里得到的理論知識,怎能和搏殺了百年的實戰經驗相比較呢
更何況,
人家還是變異的插翅虎
冧只記得,
當她和父母找到歷時,
歷只剩下了一具被虐殺的尸體。
而梟則不翼而飛。
千年后,冧長大成人,法力大增,王族之中的人過來加冕。
那一天,
從空中落下一位俊美的男子,
他打斷了加冕儀式。
以優雅的姿態對在場的所有妖魔進行屠殺。
王族的使者死了,
觀禮的各大妖王也死傷無數。
最后,
他把魔爪伸向了虐。
而虐并沒有反抗,
只是在臨死之前,
釋然的笑了一下。
寅在這一戰種受傷,一只修行了五千年多年的妖王,被只修行了一千多年的兒子打傷。
沒有放水,
單純的比不過人家。
梟沒有殺他,
也沒有殺她。
他只是對寅說了這么句話“我在凡間行走多年,學了一句話,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瘦弱的老虎被母親拋棄,若是死了也就罷了,若是沒死,必將超越所有人
之后,
冧帶著父親養傷,傷好后寅也并沒有想要回去,則是帶著她去了人間。
在人間待了許久,
冧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普通老虎生下多只幼崽,是因為她沒能力撫育那么多只,所以才會選擇一只最瘦弱,成活幾率最小的那只幼崽丟棄。
而她父母,明明是妖王,別說多一只,就是多一百只想要撫育也是綽綽有余的。
呵呵,
陋習,
骨子里不愿意丟棄的陋習。
就像凡間那些更替的王朝一般,漢朝選用儒家治國,是因為他們那個時代適合用儒家思想。
而朝代更替以后,下一個朝代還會選用儒家,而不知改變。
一樣的陋習。
之后,她聽說了二哥梟的消息,占據了她們家以前的地盤,短短數年便收服了周圍大大小小的妖王,最后他打上了王族,讓王族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而他復仇之后,并未有所收斂,殘暴的他越來越暴虐,最后竟然吃過路的行人。
被天庭派兵鎮壓,關進了鎮魔司里。
老馬回憶了一陣子,他對王梟的恨是真的。
因為王梟殺了他的妻兒,奪走了他的地盤。
但他對王梟的愧疚也是真的,如果當初自己能多堅持一下,拒絕使者的提議。
那么現在,
是不是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