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天,杭州的救援部隊在日夜兼程之下,也火速趕到。
一排排馬車上是各種糧食和衣物,以及各種救援物資。
宿海鎮鎮長拉著李茂才等幾位財主的手千恩萬謝,感動的溢于言表。
不過李茂才并不居功,他告訴鎮長,這些物資有一半都是張小乙送的。
不但如此,他們這些人也是張小乙通知的。
聽聞此話,百姓們紛紛對張小乙下跪感謝。
并且,還有不少人表示要為張小乙供長生牌位。
這種場面,說實話張小乙只在前世在網上才見過。
現實中這種場面自己還是第一次見到,并且主角還是自己。
沒一會兒,杭州府知府楊忠魁也帶人趕到,作為父母官,水災發生得第三天他才趕到,這就已經算是效率慢的了。
不過朝廷辦事而效率太低,一級一級,一層一層,還有組織人手,還要開倉放糧……
好在他還是趕到了,作為知府,他能親臨現場,也可以說明,他是位能干實事的好官了。
當他趕來以后,看著宿海鎮如此場面,也被震驚了。
他想不到抵達災區,捐贈物資的竟然是個道士,更想不到這位道士竟然有如此大手筆。
他和張小乙接觸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雖然知道張小乙是個“熱心腸”,但實在無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手筆。
捐這么多錢,真武觀現在這么賺錢的嗎?
就這些物資,起碼不低于五萬兩白銀吧。
張小乙的所做所為,他更是感動的一塌糊涂。
張小乙被百姓們震撼的說不出話,只能笑盈盈的說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楊忠魁還表示,張小乙的善舉,他會奏鳴圣上,上達天聽!
張小乙一聽這話,連說不用。
好家伙,上達天聽這可真不是自己想要的。
長這么大,張小乙只知道皇位是楊家在坐,知道當今天子叫楊煜礠,登基七年多了,號稱成興大帝。
其他的就啥也不知道了。
作為道士,還是會法術的道士,張小乙非常不愿意和朝廷打交道。
張小乙一再拒絕,但人家楊忠魁卻以為張小乙是在謙虛。
最后實在拗不過,張小乙只好作罷,愛怎么著怎么著吧。
有了物資,百姓們對生活更有盼頭,干活干的也更加賣力氣。
朝廷的人來了,也就不用張小乙看著熬粥做飯了。
張小乙加入干活的隊伍,擼起袖子和百姓們一起干。
其實張小乙可以用法術來搬運各種木材磚瓦,甚至可以用法術來幫他們建房子。
不過張小乙依舊是用力氣干活。
凡人的事兒,就應該用凡間的方式來做。
若是用法術,什么事兒都變得輕松了,那么老百姓也就不珍惜了。
楊天賜不用捉鬼,也加入清理廢墟的隊伍。
雖然干活很累,但每次看到百姓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他感覺一切都值得。
青兒一個人便可以扛起七八百斤重的轉頭瓦塊,效率極高。
但有一個人比青兒還賣力氣,
這個人就是鬼三通。
為了維持自己好人的人設,他干的比誰都仔細,
比誰都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