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嗎
我看不是的。
明知道和相愛的人在一起會死,他還是要和她在一起,這是謀殺。
天賜,
我懷疑你娘和你爹在一起,可能完全是因為從小缺乏父愛母愛導致的。”
“為什么這么說”
張小乙給解釋道“你看哈,你姥爺和你姥姥被天兵拆散時,你娘五歲,雖然你舅舅對她極好,可再怎么好,也趕不上在父母身邊。
你姥姥找了個讀書人嫁了,你娘就想學你姥姥,也找個讀書人嫁了。”
楊天賜若有所思,雖然覺得有些無稽,但師父這話好像還真有幾分道理。
張小乙又道“不過你娘也不想想,你姥爺那個時候的讀書人和這個時候的讀書人是一樣的嘛。
那會兒的文人才子講究君子六藝,刀劍騎射,琴棋書畫,啥都得明白啥都得懂。
現在的讀書人,自隋朝開始,只會死讀書讀死書,手無縛雞之力。
連桶水都提不起來,卻整天哀怨上天不公,嘆自己不能高中。
你爹不就是這樣嘛,明明啥也不是,考試屢屢不中,還沒個手藝,連餐飽飯都給不了你,卻總覺得自己自命不凡,重活不愿意干,好工作沒人用他,只能在家糊個破燈籠。
他和你姥爺本質上就不一樣。
你不信,若當初你娘找的是當朝狀元,或者再次一點,只找個普通舉子,只要稍微像你姥爺一點,有你姥爺一點本事的,你舅舅都不會這么生氣。
因為我懷疑你舅舅也缺失父愛。”
最后一句,張小乙是歪著頭在楊天賜耳邊說的。
楊天賜頗為驚訝的看著張小乙,師父很大膽嘛。
但這話說的確實沒毛病,劉彥昌確實是完蛋了一點。
張小乙以前上網時總看到有人把劉彥昌和楊天佑這倆人的事跡搞混,說劉彥昌把自己的半顆心給了三圣母。
那是劉彥昌他老丈人和他丈母娘的故事。
劉彥昌只是個絲。
還有人說劉彥昌其實人不錯,至少他沒有慫恿三圣母用親情去綁架楊戩和玉帝。
這不扯淡嗎,
他一個絲,他敢這么做
不是他不想去慫恿三圣母,他就是不敢。
他但凡有這個膽量,或者有這個智慧,在三圣母被壓華山之后,他也不會只能糊燈籠過日子,至少也能去某個大戶人家混當個總管吧。
銆愭帹鑽愪笅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榪欓噷涓嬭澆iiread澶y鍘誨揩鍙互璇曡瘯鍚c€傘€
劉彥昌總說自己時運不濟,一身本事無處施展。
他既然那么完美無缺,干嘛只是個糊燈籠的呢
嘁
三圣母就是個沒長大的小姑娘,被個花言巧語的絲用一根棒棒糖騙走。
劉彥昌對沉香說,一切都怪楊戩。
可他呢,就算他只是個普通人,在得知兒子被仇人帶走,他連找兒子的勇氣都沒有,直接被金銀財寶迷住了眼,還說什么。
他說他很痛苦,
他說他這一年過得不好,
可他用楊戩給的那筆錢蓋上大房子,娶了二房,還說什么
楊戩用成堆的金銀就檢驗出一個人的本性,若他把那堆金銀拿起來跩楊戩臉上,就算他不去找楊天賜,楊戩也會看在他不為金銀所動的行為上高看他一眼。
不要說大部分人都抵抗不了金山銀山的誘惑,我也只是個普通人這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