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這一條不好用,不能幫助他們賣出任何產品。”
“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發現了美洲,那邊文明程度低,采礦力差,好多歐亞大陸已經開盡的金礦,還完全沒動,所以歐洲人弄來了巨額黃金,用來買更多的中國貨。”
“茶...”
羅蕾萊夫人端茶,笑著道。
“絲綢,瓷器等等...”
“基本上從美洲搶來,數以萬噸記的金銀,大多數又流到了東方。”
“所以,列強用鴉片與大炮轟開了那片土地,打開了中國進口市場,把這些錢賺出來,中國掏出來的每一兩銀子,都是資本主義救命的購買力。”
“等到那片土地榨干了最后的鮮血,過去幾百年東方積累的財富,到哪去找外部市場?”
“到了19世紀末,像樣的殖民地被瓜分干凈,只有非洲還算空白,但是非洲經歷了黑奴掠奪,剩下的人口窮困分散,也沒像樣的購買力,就是這樣的土地也被饑不擇食的瓜分一空。”
“結果,挨個革命,中國人趕走皇上,土耳其把蘇丹扔進籠子里當傀儡,波斯議會趕走了國王,墨西哥人推出革命制度黨上臺,就連一向乖巧的印度人都出現了全國罷工游行。”
“下一步怎么辦?”
“可以預見的是,大家都是拖著殘廢的腿,想去別的國家手里搶根拐棍,新增殖民地,好增加外部購買力,多混幾年。”
“更直接一點的想法,就是或者干脆滅了別的資本主義強國,以減少別人供給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市場。”
“這倆個想法,無論哪一條都意味著戰爭。”
“倆條一起實施?”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場。”
“經濟危機歸根究底是供給需求的嚴重失衡,而戰爭是解決供需失衡的有效辦法,戰爭產生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車輛,藥品等裝備,人力與資金需求,更因交戰摧毀,供給能力進一步放大。”
“戰爭讓失業的人重新擁有工作,有錢購買糧食,不必被活活餓死,工廠恢復建設,產生新的財富,資本得到延續,戰爭吞噬財富,又創造財富,恢復供給需求,避過危機。”
“那媽媽,我們的錢去哪了?”
“錢?”羅蕾萊笑道:“親愛的,這就是個泡沫,一場數字變換的游戲,戳掉就消失了,只有金子才是錢,數字不是。”
“我們的錢,哪里也沒去,只是暫時失去而已。”羅蕾萊意味深長的說道:“人本身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黃金遍地都是,一無所有的人們,會化作野獸,搶走一切,只要殺死他們的原主人。”
“戰爭。”薩福沉聲說道。
“是的,親愛的。”羅蕾萊說道:“德國是頭困在籠子里的野獸,周圍的敵人想要餓死它,但饑餓的野獸最終會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
“沒有第二條路嗎?”克拉拉問道:“媽媽,戰爭會死很多人不是嗎,能夠阻止嗎?”
“這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事,而是人民的意志。”
羅蕾萊看向莊園外,遙遠的地方。
此時的柏林街頭,戴著萬字袖標的褐杉隊伍,走上街頭,他們集會,游行,發動暴動武力沖突,與德國共產人士械斗。
口中叫喧著充滿蠱惑力的口號與宣言。
“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只要戰斗,一切都會擁有。”
那家伙有了絕好的機會,大批滿腔怨恨憤怒,無所事事的失業工人,帶著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迅速的擴大了他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