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當中時,時間總是顯得很快。三天時間轉瞬即逝,今日,便是期待已久的秋闈。
天還沒亮,沈慕雪就叫醒陳在,二人準備了一大袋干糧,蠟燭和水。考試當天,他們中途是不能出來的,只能在貢院里面答題寫字,所以需要自帶水糧。而且考試的地方比較特殊,帶上蠟燭也是為了能正常參與考試。
走在路上,呼吸著稍顯清冷的空氣,沈慕雪一臉的躊躇滿志,陳在則是心事重重,頗有一種對今后事的擔心。
在天邊亮起魚肚白的時候,二人準時到達貢院。從大豐各地趕來的士子、書童、隨從,將貢院圍得水泄不通。但是好歹是通情達理的讀書人,總歸還是留了一條路給考生們走的。
這些人仿佛是在憋著一口氣,沒有任何人大聲喧嘩,盡量維持一個安靜的環境。
沈陳二人大步走向考場入口,拿了各自的號碼。陳在攤開手一看,是72號,沈慕雪則是73號。接下來,便是例行搜身,以防有些人想要渾水摸魚。陳在二人進來之時剛好看到一個布衣男子被監考官兵帶走,想來是帶了小抄進來的。
大豐對科考作弊的現象打擊很嚴厲,但是屢禁不止,每次都有心存僥幸之人。于是這貢院的官兵,便越派越多。
搜身之后,便是找到號房對號入座。
考試的號房是一個個獨立的小黑屋,只有一道小門,和一個巴掌大的窗戶,進去之后便是短暫的與世隔絕。這也是為了防止考生交頭接耳,互相舞弊。
與沈慕雪對視一眼,互相遞上一個鼓勵的眼神,二人便走進小黑屋。
屋內不知時間變化,只有漆黑如墨的四壁。陳在拿出蠟燭點燃,微弱的燭光帶來一絲光明,竟讓人有些沉醉。
不知過了多久,才有人推開房門,遞上一張試卷。
借著燈光,陳在看到了這次科考題目。正是當日他和沈慕雪交談中說到的縱橫國策,這讓他心頭一振。關于這個題目,他早就在心中打好了腹稿,當即揮筆作答。
貢院極深處,有一間房屋,本次秋闈的主考官,杜其松就坐在這里。不過,他此時坐的位置并不是首位。坐在首位的是一個妙齡少女,身穿鵝黃長裙,身段婀娜。少女容貌也是極好,借用那位謫仙人的話來說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絕美容顏。少女身邊還有一個打扮邋遢的漢子,腰掛一只酒壺,時不時會舉起酒壺往嘴里灌一口,可酒壺里的酒卻好像永遠不會被喝完一樣。另外還有一僧一道一武士陪坐在下方。
尚書杜大人本來是意氣風發,準備去前院見一見這些士子的。但是當眼前這個少女到來時,尚書大人就收住了臉上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陪著她到內院,用投影術法觀察這些士子的一舉一動。
少女看似隨意地掃了一眼屋中閃動的投影,開口說道:“杜大人,每次秋闈總有心存僥幸之人,止之不盡,禁之不絕,對此你怎么看?”
“刁民禍亂朝綱,當用重刑,貶為賤籍,禍及家人,終身不復舉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杜其松說道。
那少女則是反駁道:“當今朝廷針對科舉舞弊的處罰是杖責二十,削其功名,終身不可入仕。對那些文弱書生來說,這并不比杜大人所說的輕松,卻仍是有膽大妄為之人,可見重罰這條路,不通。”
“七公主所言極是,奈何天下士子良莠不齊,品德不一,所以朝廷所選之人,必是德才兼備之人。”杜其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