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有一段修真手段記錄的影像流傳出來,正是陛下的飛車行宮炮擊金巴港的那一段。朝天司急忙請罪是我們的一名小旗,無意間泄露出去的。
京師的百姓們,可都是親眼看見陛下的飛車行宮出京現在一看,可不就是陛下乘坐的那一尊嗎
原來是我們誤會了陛下,以為陛下是貪圖享受,原來這飛車行宮,乃是行宮戰堡,我朝的戰爭利器啊
一時間,皇帝在國中的聲望達到了一個頂點如果是正常的皇帝,或者是一個正常的人類,這個時候心里是很慌的,甚至會被無窮巨大的愧疚包圍。
可是咱們大吳朝的皇帝,他就是個奇葩,虛榮頂了天,對于孫大人這一番“操作”那是十分的滿意這下子,朕的武功那可就是真的直追太祖了日后史書上評價,朕無論如何也能撈個“中興之主”的評價吧
但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孫長鳴大人卻很冷靜。
自己是把皇帝哄的舒服了,至少在南尼國戰事結束之前,皇帝不會在自己認真做事的時候出來干涉。
但皇帝的聲望太高了,也有不利的方面。如果將來形勢所迫,孫大人必須將皇位上換個人,怕是整個天下都不答應
可孫大人豈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早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若真到了那一步,皇帝可以“暴斃”,大不了舉國悲痛一下。
孫大人現在的全部精力,都在南尼國的戰事上。那些入股飛熊軍的權貴、富商們,興奮地無以復加,同時又感覺有些“不真實”,而內心惶恐。
孫大人一面安撫他們,一面調集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還要時常關心一些前線的戰略,忙的有些腳不沾地。
但是孫大人仍舊是走一步看三步的習慣,百忙之中還是分別叮囑侯千辰和鄭元秋,幫自己留意某個合適的“人選”。
這段時間飛熊軍和氓江水師方面,俘獲了大批紅夷蠻種的高官,他們按照孫大人給出的挑揀,篩選了一些人,秘密送往氓江都司。
孫大人每天都會擠出半個時辰的時間,跟這些紅夷蠻種的高層“商談”一二,同時心中斟酌,到底選擇哪一個。
這一天他總算是找到了自己心儀的人選。
此人名叫達哈洛特,是紅夷蠻種在南尼方面的一位主教。在教廷中的地位,僅次于南尼大主教,和另外一位主教排在第三。
他出身顯赫,家族在席蘭國實力雄厚,而且和現在的教宗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他來到南尼國是攢資歷的,卻沒想到遭遇這樣的劫難。
達哈洛特自幼養尊處優,所以思想上有些理想化。對于席蘭國和大吳的戰爭,他持支持態度,仍舊認為憑借高階信徒方面的優勢,必定可以最終擊敗大吳。
他不認為席蘭國應該及時止損,而是堅定地認為,暫時的挫折,是吾神降下的考驗,帝國一定要戰勝眼前的困難,否則整個席蘭國將會失去進取的“銳氣”,接下來一蹶不振。
甚至在面對孫長鳴的時候,他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主張。身為戰俘卻態度倨傲,仍舊用一種“高高在上”的眼光,來點評大吳朝的方方面面。
在他看來,大吳朝一切因為過于追求“華麗”,而顯得陳舊腐朽,看似龐大卻只是個花架子,只要一擊,便能讓它轟然崩塌。
孫大人沒有同他爭辯大致的態度便是,心里面說著對對對,你說的都對。然后當天便安排他跟另外一個俘虜,南尼國偽國主的二兒子住在隔壁。
這位達哈洛特的主觀能動性很強,當天晚上就找到了“機會”逃走了,而且還很“熱心”的帶上了偽國主二子一同越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