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自己的夢幻太虛之道,又該以何為基,更進一步呢?
這一問題,太虛從出了大羅山后便開始想,直到見到了五座小山峰,得到了他們所傳的訊息之后。
這一切,才有了突破口。
說起來,世界樹夢境世界本源孕育所化的幻靈珠,給了太虛又一次生命,叫世界樹一聲‘父神’,對于太虛來說,可謂是合情合理。
而不遠萬里,將他喚來的五座小山峰,可以說跟他也算是親兄弟的關系。
這五座小山峰,本是世界樹九十九根主根之五所化,按照屬性,正好分屬五行,一種顏色一座山,及其的好分辨。
而且,經太虛煉化了解,這五座小山雖說不如他,可論品級也足以位列上品先天靈寶,足足三十三重先天神禁。
這五座小山,功能單一,孕育多年,可依舊如在世界樹上之時,只能吸取包括混沌之氣在內的諸多異種靈氣轉化為五行之氣。
要是到了別人手中,五座小山峰只能淪為雞肋,畢竟洪荒之中現如今還不缺靈氣。
可到了太虛手中,卻是為他的將來指明了方向。
他沒有一個大千世界的生靈為他提供夢境來參悟夢幻之道,可這并不代表參悟夢幻之道只有這一種方式。
夢幻即為太虛,太虛即為氣,氣聚則為有型之物,而五行,便是萬物之基,有形之物的具體表現。
以五行為基,重開太虛幻境,便是太虛如今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待到太虛幻境一開,他到大羅金仙的道途,便可以說是一片坦途了。
想到此,太虛心神不禁更加的沉入對五座小山的煉化之中。
而由于兩者同出一源,且是五座小山主動投靠,這一次的煉化,其速度也是無比之快。
小山之中所蘊含的諸多五行規則,也是讓太虛在煉化之時,暈暈乎乎的便進入了玄妙的悟道之中。
諸多五行法理規則,結合對照自身的夢幻之道,不斷有新的感悟一一浮現。
太虛見此心神越加投入沉浸其中,所得收獲一時之間竟好似比上次聽老君講道所得收獲還要多一般。
而且,五行為萬物之基,如今對其的一番感悟,竟是讓太虛的元神、本體都有了一定加強,不說比之相同境界的體修,可也不再像之前一般脆弱。
五行與夢幻太虛之道相互對應參悟,太虛頭頂慶云亦不知何時顯化而出。
于山頂之上溝通著因為沒了五座小山鎮壓吸取而越發充沛的靈氣納入自身。
慶云之上,本來因為跟太虛所參悟大道不合的先天五行遁符,亦不知何時顯化于慶云之上,上下沉浮,發散出道道五色煙霞繚繞在太虛周身。
同時,先天五行遁符自身所承載的,不同于五座小山的五行規則,亦是散發氣機,方便太虛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