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聚會,完全辜負了老譚的一番苦心,都沒怎么跟大家好生交流,只顧著自己玩去了。
得,反正都不熟悉,以后打交道的機會或許都沒有呢,隨他們怎么想吧。
咱就是這樣一個人,能相處那就相處,不能也不勉強,反正又沒多少機會能打上交道嘛。
老人這會似乎感覺彼此熟悉了些,又或者是作為主人,一路上還跟余超聊了起來。
先是一番自嘲的話,然后又說著不要嫌棄之類的,再接著聊起他的手藝來。
據老人講,當年他從父輩手里接過雕刻的手藝活,原本還能給附近的人做點小石磨,還有一些個墓碑啊,豬槽石磨之類的玩意。
掙錢不多,好歹有門手藝,只要舍得出力,有人肯雇傭,稍微跑遠點也不算啥。
只是后來大環境不允許,生意慘淡,再加上過了些年,這年紀又大了,精力體力不足,更加沒人肯雇傭了。
就是因為家貧的關系,所以至今還是單身,平日里只能靠種點糧食,小菜什么的勉強生活。
偶爾來了興趣,或者說無聊了,就去山里隨便找個地,用祖傳的手藝雕刻點東西出來。也不著急,有空了就去干,閑著也是閑著,不想荒廢了這手藝。
只是近年來,感覺越來越容易累,靠著那點微薄的低保金,“偷懶”了下來。
要是換做當年身體好的那時候,老人一定親手給余超訂制雕刻一份好東西出來,為此老人還心有遺憾,感覺有些對不住余超的一番好心。
余超自然是寬慰著老人,雖然嘴里說不出個什么話來吧,但偏偏就對了老人的眼。
請余超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忙著去燒水泡茶什么的,至于那茶嘛,就是山上野生的茶樹,自己弄的,苦得很,不過別有一番風味。
余超可不能干坐著,讓老人忙活不是,幫忙給土灶里添加點柴火什么的也是可以的嘛。
臟?
不存在的!
余超又不是大城市里生長起來的,從小就是在農村長大。以前那會家里條件不好,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生活過,早就習慣了。
老人或許真是跟余超看對了眼,趁著泡上茶的功夫,突然跑回臥室去。
那里面黑漆漆的,余超也沒多看,更不可能跟著過去,就在外面等。
等老人再次出來時,手上拿著一個石磚的東西,跟塊板磚差不多模樣,只是要稍微厚一點寬一點。
看樣子應該放了很久,石磚上面被摩擦的很光亮,還有些濕潤的痕跡。
余超心想,這石磚該不會是藏在地下,或者根本就是鋪在地上的吧?
拿這玩意過來做什么呢?總不可能拿來砌墻吧?
余超見過有些老建筑,木頭柱子下面就有石墩,那石墩因為靠近地面,受到潮氣影響,感覺就是這樣的濕漉漉。
說來也怪,那些離著地面挺高的石質玩意,風吹日曬的,蛻皮現象很重,甚至有些都風化了。
反而是靠近地面的石墩,很少有外殼崩裂的情況,余超搞不懂怎么回事。只能將其認為是石頭材質的關系,也不知道對不對。
老者將石磚遞給余超,說道:“老漢家里也沒什么好東西,又是孤家寡人一個,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東西,算起來我這手藝也是從里面學來的。
不過老漢看不懂,送給你,你也別嫌棄,就當是咱們有緣,留個念想吧!”
石磚?手藝?
難道這里面有什么雕刻秘籍之類的?
貌似這跟書里有過的場景很相似呢,不過話說回來,這石磚也能是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