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佛樹,枯榮兩相,樹下苦修,佛祖悟道!
《如來神掌》總綱承載物,枯榮菩提樹!
“終于是找到了,不枉我在魚海待了這么久。”
望著面前散發著禪意的‘枯榮菩提’,腦海中念頭一閃而逝,面露狂喜的李徹不敢耽擱,雙手按在樹身,用力想要將其拔起。
好沉……
李徹的心也是跟著一沉,這‘枯榮菩提’似是和大地相連,沉重無比,任憑自己如何用力,都無法將其拔起。
無果的嘗試一番過后,無奈之下李徹又浮出了水面,看著浩淼的魚海湖面陷入了沉思,難不成是因為出世的時機未到,所以無法拔出‘枯榮菩提’?
就在這時,李徹突然回想起原著之中,金剛寺是布下了十二因緣相的佛門結界這才拔起了‘枯榮菩提’。
而十二因緣相……
李徹在芥子鐲內拿出了一本佛經,正是他在六道那里抽獎獲得的《阿含經》!
十二因緣,《阿含經》所說根本佛門之基本教義……
這幾個月無聊之下,李徹也時常會翻閱這本佛經,用以增加自己對佛門的了解,同時也有助于他修煉佛門功法。
也是因此,他對于十二因緣還是有些了解的。
李徹是不會布置十二因緣相的佛門結界,但未必就不能以十二因緣相為本布置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佛門陣法!
想到就做,李徹直接從芥子鐲內拿出了十二塊玉石,開始雕琢打磨,布置起了陣法。
自學會陣法以后,他的身上隨時都會備上一些玉石,以備不時之需。
而李徹本身就學過佛門功法,又有《阿含經》在,即使布置不出金剛寺那么強大的十二因緣相結界,布置出一個簡化版的十二因緣相陣法則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是魚海湖極其寬廣,李徹又在魚海湖正中央的位置,懸浮不高,尚且沒人注意到他這里。
等到十二塊玉石都雕琢好后,李徹又一個猛子回到湖底,扔出了十二塊玉石,十二塊玉石分別落在了‘枯榮菩提’的四周,隨著他激活了陣法,玉石之上琥珀佛光流轉,枯樹四周的湖水被擠壓排空,露出了一片真空之地……
李徹走進陣法之中,陣法之力加持己身,這一刻的他渾身金色佛光纏繞,神圣而威嚴,猶如怒目金剛一般,雙手抱住‘枯榮菩提’。
也就在他二次竭力試圖拔起‘枯榮菩提’的那一刻起,天地之間異象突生!
還潮濕著的湖底砂石涌出清澈清泉,一朵朵金蓮在其中綻放,與此同時浩大的佛音禪唱在天地之間響起,一位位佛陀菩薩虛幻呈現,圍繞著‘枯榮菩提’誦念經文,各述本愿!
萬佛朝宗!
…………
遠在瀚海的另外一邊,位列邪魔九道之一的修羅寺中。
天榜第七,證得了“大阿修羅身”的‘大阿修羅’蒙南,在‘枯榮菩提’現世的一刻,臉色陡然一變,哪怕隔著數萬里之遙,身為陸地神仙的他亦是可以感覺到那自魚海傳來的浩瀚佛意!
是如來神掌?還是佛門神兵?
修羅寺雖然是邪魔九道,但亦有部分佛門傳承,蒙南感受著‘枯榮菩提’的氣息,腦海中做著種種猜測,動念間融入虛空,趕向‘枯榮菩提’現世之地。
不止如此,同在西域的佛門四寺之一的金剛寺中,亦是有人在之后察覺到了天地間突現的佛意。
要知道金剛寺本就懷有如來神掌中的一式,其自身又是佛門宗派,察覺到‘枯榮菩提’的出世并不難,只是沒有法身高人,無法像蒙南那樣快速趕到‘枯榮菩提’的現世之地。
與金剛寺一樣,遠在大晉的少林寺也在之后察覺到了‘枯榮菩提’的現世。
少林寺雖然遠在大晉,可其有鎮派神兵‘阿難刀’等等一眾佛門神兵,這些佛門神兵皆是在‘枯榮菩提’現世的那一刻透出禪意。
這一刻,真實界內不知多少佛門高人感受到了這股佛意,他們暗自推測著發生了何事,可惜毫無頭緒,只能猜測或許是與佛門有關的傳承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