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詩仙古圣道傳《二十七問》李太晨)
水濤濤去赴江海,誰言言罷上書文。
都是世間男兒漢,何怕刀劍肩上瑯。
話說上文城隍問起生死薄上何故無他二人名號,即生死大限。鐵虎聞聽此言正怒回懟,忽有小月上前遮攔,待那城隍講罷,離奉天道:“呵呵,方才還見你夸他二人好大陣勢,而今就變了臉了?”那無常二鬼聽了白鬼說道:“就是就是~!還是離大仙說得對!”二鬼忽見城隍怒目而瞪便住了嘴,鐵虎見了笑道:“哈哈,離大哥,你瞧這兩個小鬼耳朵好使并非好事,看被罵了罷!”但覺有人扯他。鐵虎回頭見莫小月目指離奉天,見其皺眉看著自己,不由撫頭一笑,無常二鬼看見,大笑三聲,影去身形,回府去了,但聽:
奉天告業,受感福澤。
意現形身,特告民澤。
非邪魔道,萬無生懼。
東陵城隍告安拂塵而去。
幽聲唱罷,鬼氣消散。鐵虎才道:“哎?離大哥,這寒林上仙都來了,恐怕,其勢不小啊!“離奉天則回頭看向莫小月,細加思索一回,方才退到火前,二人見他席地而坐,知其大事已過,隨也休息去了。
晨陽霧氣獨生影,霧生水潭,渤漣漪。細有清風拂草綠。鳥聲妙啼迎新日。單說這日清晨,莫小月幫鐵虎收了家飾。隨上車將行,小月回頭看之新焚,目送一回。鐵虎來至離奉天身前。隨道:“離大哥,可也能走了?”離奉天立于水湖石上,回身道:“趁著清晨,大暑未至,咱也動身罷!”
二人坐車,鐵虎架車而行,離奉天閉幕不言,莫小月單覺無趣,便來至前坐,與鐵虎閑談。三人又行五十里,方至一處高山之下,鐵虎與莫小月方才停下閑談,道:“離大哥,山高路險得,可要上去呀?”聽車內無聲,隨后頭看去,并不見離奉天,只聽道:“前路雖險,亦有去處,上去罷!”原來離奉天,早見了這山,雖升起云桿,蹬桿而上。遠觀山中形景。
鐵虎莫小月仰頭見了,這才定下心來,莫小月道:“聲也不言,我當以為,被妖怪掠了去呢!”鐵虎道:“那怎么會,如離大哥這般身手,都被抓了,那還得了!”久時但見離奉天隨勢而下,降了云桿,道:“聽你之言,倒是凌冽!”說罷鐵虎又駕車而行,但見那得驢,行在險地,雖目見其險,倒也平穩,又見行至此般,仍舊行去平地。確是奇異。
當說這仙山中,有位好大文法仙士,名為李太仙,字士賢,他有自筆為弩,以墨當箭。倒是奇力深厚,閑時書詩為樂,吟詞為常,書有《真妙仙集》與《長空賦》和《二十七問》為世之傳,他有保國安良之雄略,有扶乾坤之才能,最是神仙之上品,叫諸萬仙家羨慕不已。
這日正與峰山問道大書千古,但見自山下七位仙客踩樹而來,登葉而起,真是好秀輕功。這七位,乃是太仙門,七玄子。大師兄尋道子,張長青,有拂塵一柄,善于符法雷道。
二師弟云道子。吳廣埔也有拂塵一柄,卻善陣法而聞名,然他乃七位中,最有大能大智者,故此六位以他為最,但施號令無有不從。乃祖師最喜弟子之一。
三師弟為靈劍真人邱浩賢,有一柄尚好寶劍名為蓮秋水照。有通天之威,又兼他劍法了得,也為其師祖最喜弟子之一。
四為千劍真人楊洪之,有一對劍,一把赤紅火劍,有天鳳神力藏于劍中,更有一把雷云劍名為春雷,有:驚蟄一到有春雷,法外號令天地威的美譽。千劍真人生平好苦修,故此劍法大成。
五為云歸道人胡福生,通達道家奇術,有道是:“道生千卷奇文志,行于世間活書藏的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