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凍寒生魂變厲鬼,黃齋高院鬧是非
當說那上文有談離奉天三人到這銅陵城,救下飛將軍一事,后有傳宴之事。又間插有莫楊二人拌嘴一事,倒是徒添了不少趣事。自當常言道:
常聞凡塵苦惱多,徒添悲秋與繁瑣。
易生喜怒憂愁事,也是世間好事磨。
當言萬般皆有天意,天意自下有人心,但我深知不可直言,只好隱晦說來,這位黃大人(令正史)家中有一位賢良恩配,是何由來而今斷無可考,只是一事但未有趣,我才方提起一回,其妻姓孟敏(夢明)早年藏得一書,名為《棗秋》見這書中多有還文章,要問何人所寫,我倒是未曾細問倒是可惜。這書多寫花鳥魚蟲,念起字句優美,雅生恩濤,有;
我觀藏木中,多生自在娥,白日藏于葉,夢是擾床頭,二日更如此,點燈照秋娥,不知燈火意,撲飛生死終。
白晝見羽飛,夜來擾我聲。
二日再想看,以作秋灰去。
芭蕉倒是好美人,常生院內遮我音,只是難過嚴冬夜,凍打細肉霜打彀,可惜世間絕美色,不過泥下灰一酌。
生得嬌美,死得可悲,道問冬雪,及時輪回。
忽逢江上多細雨,綿綿撒撒侵我衣,只有線下水竹婁,難遮頭頂露上仙。
晚聽風聲起,春雷驚夢回,難再夢公意,獨在燈前圌。桅桿不知何日滿,枯柴一堆做泥散,也是山中好苗木,竟是這般多凄慘。可憐天遠客,父母皆亡人。深山多黃土,難埋七寸身。
此番便是書文中采摘之句,這書倒也好,只是曾有一言,有冒犯皇恩,所以皇帝下旨,將這寫誅了九族,燒去所有書鑒,方才落得如此,這日孟敏正在家坐,忽聽門外叩聲,便傳下話去,說老爺不在,晚些來尋,不想那門之人聽了這話便痛苦起來,顧不得什么大家門里規矩,只跑到那孟敏身前,一跪道:“求求姑奶奶救我!”那孟敏道:“這是何來,你我不曾相識何談這話來,再者我不過一女子,不好問得這些事來,你有何事只等我家老爺回來,你再來罷!來人吶!送客!”話雖傳出,卻無人前來,孟敏雖左右看去,不覺連這地方也變了去,再看身前之人,哪里是什么人來,竟是個孤魂野鬼來,孟敏只嚇得不輕,幾乎嚇死,那鬼道:“你莫怕!我不是什么惡鬼前來索命,我只是個書生,不害人得,我今有一事求您!萬望相助!”那孟敏直嚇了許久,見無何事方才穩住心神問道:“你有何事快說,若我之能可行,那便無妨,若是不成,就請勞煩別人罷!”那鬼道:“小人原是這寫書之人,小人其罪,只因我在堂押之下,虎頭像底受罪七年,不得輪回,只求您高抬貴手,救我一救,小人就萬分感激了!”孟敏聽了道:“好好,這事容易!那你今后不可再來嚇我!”那鬼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說完就被好幾條鎖鏈扯了回去!這時孟敏方才醒來,原來是一夢,倒是松了口氣,孟敏自那閑位上起身,方才見著手中書來,展來一看,正是《棗秋》孟敏如今見了立馬將書一扔道:“哪里來的骯臟東西,也敢來嚇我!叫你永不得入輪回!...”這間這話一出,果真叫那方才聽了去,可巧正在,門外尚未遠去呢,被個紅頭獅子踩在頭上,身上掛著鎖鏈,可巧遇到了這位孟敏來。倒是可伶求錯了人!那小鬼便大驚過頭,一想要回去受罪,立馬心生逃意,隨將頭上神明一扯,猛得扔去,隨道:“我好心求你助我,你卻人鬼皆騙!即是這般人,我如何客氣!”說罷怒火一回,竟變了厲鬼前去索命,這時那孟敏卻不知,到那傍晚之時見黃大人回至府中,這還帶了一位和尚回來,可巧正是那位啞巴和尚,那和尚進了門,便取出許多金花字貼來,吩咐了下人,四處粘貼,一可趨吉避兇,二可化險為夷。三來保宅安運。倒是說得厲害,作罷這些事那和尚便出門去了,也未曾如何交代,方才到了三更之時。那孟敏也有起夜之時,忽見門外貼著這許多黃白之物,甚覺晦氣,便四下撕了。
方才揭下這些忽有陰風大起,鬼叫連連,一位長著半個腦袋,禿嚕著眼睛得鬼出現孟敏身后,孟敏直覺身后冷冷風起,不由哆嗦一回,隨道:“這般天氣,已然是冷,何故還這般得冷來.....”那孟敏緩緩回頭,尚未挑起燈來,猛見這事物立馬嚇得坐倒在地,見那鬼上前扯著那孟敏得三魂離去了。
這孟敏去了三魂頓時呆呆木木,不知如何。久時有那黃大人出門來看,見是這般樣子,立馬去尋大夫,瞧了好幾位不清個更由,道不出個所以然來,直讓黃大人愁眉不已。稍時家中孩子們來看,兼有妾室李梅得,見了這般樣子,不由喜悅,樂顏之面叫那黃大人見了。順手一巴掌道:“你笑什么?!啊!平日里暗斗著我管不著,如今出了這好大事,你還笑得出口,難不成這是你害得不成!?好啊,現在都能做出這般下賤事來,不知等我老后你又如何待我!算了!來呀把這個賤人拿下去聽候發落!”
這家中出了這般事如何不急呢。真是;
有聲求討,為何應。所答之事,為何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