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考場網絡時鐘一閃一閃地跳動著,30名考生個個奮筆疾書、分秒必爭。電子數字已經是9:45,還有45分鐘一節課時間數學考試就要結束了。此時趙自若,已經做好前四頁,在蝸牛檢驗法指導下他及時回防,確保前四頁90%以上的命中率。
圈內人都知道,N市數學試題的難度系數為7:2:1。也就是說試卷上70%是容易題,20%是中檔題,10%是難題。130乘以0.7等于91分,中檔題再拿點分數,數學考個三位數那真是小意思。
況且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客觀上開學推遲了兩個月,網課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學習效果不敢恭維。鑒于實際情況,今年N市中考試卷命題組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將難度系數稍作調整,向8:1:1靠近。
中考命題作戰原則一調整,如此一來試卷的難度略有下降。特別是容易題增加了13分,也就是說容易題由原來91分,提升到了104分。
所以,不能不說慕容老師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們經驗豐富。他分析得完全正確,只要立足于前四頁,數學突破三位數小菜一碟。
正是在慕容老師那位名師昨天晚上再次鼓勵下,趙自若知己知彼自信爆棚,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向最后三題進發了。
第26道題是一道函數應用題:用一根長為40米的鐵絲,請你運用你所學習的知識,把它圍成一個面積最大的扇形,應該如何圍?并說明理由。
趙自若在此題面前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函數歷來是他的苦手。他苦思冥想著,面積最大這應該是求最大值,最大值應該是二次函數問題。可現在條件就是40米與扇形,怎么辦,怎么圍呢?
“趙自若,慕容老師被你媽媽感動到了,最后再給你一句忠告!”昨晚慕容老師家里自若聽著老師的金玉良言,”如果一道題5分鐘你沒找到感覺,那么即刻放棄做下一題,你記住了嗎?”
慕容老師的話在耳畔回響,趙自若看了一下網絡時鐘6分鐘過去了,留給自己的只有39分鐘。于是,他果斷地跳過題,來到了倒數第二題也就是第27題”閱讀理解”。
近十年來,閱讀理解題漸漸成為中考流行題目了。
命題人之所以喜愛閱讀理解,是因為它天馬行空無所顧忌,它沒有什么知識不敢觸及的,無論是高中知識,還是大學內容,學生聞所未聞的概念、公式、定理等,都可以納入其中。
其次,閱讀理解題很大程度上考查了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得語文得高考論調的引領下,理科的考查也會關注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當然,閱讀理解題更是挑戰學生思維底線的好類型。分析、比較、推理、驗證,以及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辯證法也滲入其間。
故此,閱讀理解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中考命題人的青睞。
具體說來,閱讀理解題大致結構如下:
1、拋出新定義:將時下流行語與數學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形象生動地給出一個新定義。譬如:
我們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四邊形叫做”等鄰邊四邊形”。
2、定義試身手:給出定義后,讓考生小試牛刀。
(1)如圖1,四邊形ABCD的頂點A、B、CD在網格上,請你在5乘7的方格中畫出3個不同形狀的等鄰邊四邊形ABCD。(要求:頂點D在格點上)
(2)略
陷阱:第(1)問容易漏解,其次容易出現字母次序不當,而錯找點D
3、挑戰新定義:最后一問難度加碼,往往需要分類討論,出現多解,還須一一檢驗是否符合要求,對學生初中數學所學知識進行極限挑戰。
本題第(3)問將本閱讀理解題推向極致。
由上例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而今趙自若面對的閱讀理解又會是怎樣的挑戰呢?此時只見他不自覺抓耳撓腮,手中的筆不由自主地旋轉著。
“中間那位考生,請專心答題。”監考老師即刻阻止趙自若習慣動作。
他伸了一下舌頭,馬上停止。
不知哪根神經被觸動,突然,趙自若發現上一題來了靈感。
這不正是慕容老師講過的一題的思路嗎?!
關鍵時刻冷處理效果顯著,趙自若如有神助般戰勝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