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中學李副校長今天來縣教育局,談到在你們學校寄讀的這個學生,他說江海愿意出資讓孩子回到江海中學讀書。你看,這個學生畢竟是來縣中寄讀的,她本身就是江海中學在籍生。所以,你看這事?”
“劉科長縣中既然接受孩子在此寄讀,那就必然一管到底。我們要對學生負責!更何況林雨荷同學在我們縣中發展得不錯,我想即便是江海中學征求她本人意見,林雨荷也絕對留在縣中直到高考。”董校長義正言辭地說,“再說我們縣中早就出資資助林同學,助學金優先考慮她,同時撥款為她治療白血病,這些劉科長你應該聽聞的吧?”
“當然,當然。董校長您言之鑿鑿,我明白了。其實,李副校長當時也就這么一說,我多此一問,還請董校長不要置氣。”
“那倒不會。”
考場里趙自若正在做第二塊“文學類文本閱讀”。
十五分鐘后,考生們進入第二模塊“古詩文閱讀”,分值竟然是44分。第一塊閱讀加起來不過35分,由此不難看出命題者對古詩文的重視程度。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憶昔,寫往日醉別西樓,醒后卻渾然不記。二、三句用春夢、秋云作比喻,抒發聚散離合不常之感。
B.上片最后兩句,虛構西樓舊憶。后一句似閑實質,正是傳達心境的妙筆。“閑”字從反面透露了他的郁悶傷感。
C.過片三句承上“醉別”,“衣上酒痕”是西樓歡宴時留下的印跡。結拍兩句,直承“凄涼意”而加以渲染。
D.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紅燭自憐沒有好辦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為人垂淚,反映出自己的凄涼心境,詞情感人。
15.燈燭是照亮詩詞情感意蘊的經典意象。請閱讀下面關于燈燭意象的詩句,分類整理并說明理由。(6分)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晏幾道《蝶戀花》)
“門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韓翊《贈李翼》)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李商隱《無題》)
“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聞一多《紅燭》)
這樣的考題對學生重視中國詩詞文化的作用是明顯的,命題組秉承語文者得高考的理念,精心置題,其著力點可見一斑。
第三模塊“語言文字運用”后,來到了第四模塊“寫作”: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溫度隨處可感。冰水混合物0℃,人體37℃,是自然的溫度;羅蘭?巴特和史鐵生倡導的寫作零度,是藝術的溫度;對底層人民的關愛、幫助是社會良心的溫度。你對溫度的感受是什么?……
請以“溫度”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記敘文,立意自定。
寫作對于林雨荷來說不是什么難事,溫度對于林雨荷更是感受深刻。
林雨荷審視著作文題目與材料,少頃她欣然命筆,最近發生的一切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