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認親安家,有家難安
古磊一氣之下離鄉背井,在外四處流浪,不知不覺竟然流浪到了烏魯木齊市。
他在烏魯木齊市里游蕩了好幾天仍然未找到任何事情做,沒有事做便沒有安身之地。坐吃山空,心中焦慮,眼看生計都成了問題。
在外流浪近月,風餐露宿,常餓肚皮。從家里帶來的一點錢,省著省著都快要完了。如果再找不到事做,他是再撐不下去了,一個大活人,難道要餓死在異地它鄉嗎。
思來想去,他決定離開市區到烏魯木齊郊區偏僻的農村去找點農活干,以緩眉捷之急。
他流到烏魯木齊郊區的偏遠農村,放下臉面挨家挨戶地問來問去,但是,問了這么多戶都沒有找到需要做農活的農家。正在他泄氣時候,巧遇一個好心的老太婆對他說,她有一個親戚想收養一個兒子,如果你愿意做人家的兒子,我可以帶你去問問,有個立腳的地方總比現在流浪強。
古磊想了想,他想到自己現在到了這個處境,出來這么久了,事又找不到做,立腳的地方也沒有,在這舉目無親人的地方,他還能有更好的辦法嗎。現在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了,他覃思了一會,最后默認了。
于是,他點了點頭表示愿意。這個老太婆見古磊同意了,便熱情地請古磊進屋坐一會喝口水,并且拿出一點吃的東西招待他。
這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老太婆,她看到古磊這樣落魄可憐的樣子才發了慈心,有意想幫他一把。
古磊喝了水,吃了一點東西,精神好了點,隨后,老太婆便帶他出去找她的親戚。
她這個親戚家也不算遠,隔二個村子便到了。
古磊與她的親戚見了面,簡單交流之后,這個親戚竟然喜歡上了古磊。古磊也感覺到對方是一戶老實本份的人家。最后,雙方就這樣約定下來了。按約定,古磊改了姓,名字就改為同音名字,古磊就這樣做了一戶新疆人的兒子。
古磊向二位老人拜了三拜,喊了聲父母。就這樣正式成了這戶人家的兒子。
這戶農家兩夫妻只生了一個女兒,家庭成份貧農,家里生活狀況一般般。有一幢四間的舊土房。兩夫妻的年紀比較大,接近五十歲了。這個名叫風珠的獨生女還在讀書,已經十六歲了還在讀小學三年級。
有一天,認的新爸在喊他的新名,“顧力”,同音不同字。古磊問“什么事”,新爸說,“今天同我一去拉煤好嗎”。
認的新爸,是一個地地道的本份農民。老人十分的忠厚老實,每天只知道做事干農活,辛苦了一輩子。
老人因為自己年青時脾氣有點倔,有一次偶然間與人發生了爭執。在爭吵中打起了架,無意中傷人太重,使對方住進了醫院,自己賠了錢,還坐了牢。
烏魯木齊的氣侯有點干燥,風砂又大,古磊拉著大板車頂著風,新爸在后面跟著,煤場大概有十多里路遠,古磊拉著板車,大概一個小時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