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我以為爸爸會和我說智慧更高一點的人或者其他。
“是的,萬物不都應該一樣嗎?”爸爸說道:“草,昆蟲,鳥,貓,獅子,它們就像一個圓圈,彼此為食。它們有沒有思考?有沒有欲望?”
沒等我回答,爸爸繼續說道:“它們是為了活著?還是為了繁衍?它們有沒有其他的追求?”
我不知道,這方面也從來沒有想過。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我只能看著爸爸。
爸爸便繼續說道:“生命的出現,就像去執行一段指令,驗證一種結果。每個生命的開始和結束,好像都是隨機的,又好像都是注定的。就像植物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現的,但它可以滿足蟲子的生。蟲子不知道自己怎么出現的,但可以滿足鳥類的生。以此類推,動物知道不知道自己為何會生,又何時會死,但它們的死亡卻又可以滿足了植物的生。每一種生物或者生命個體,他們都在尋找自己生或死的意義,但前提必須是他們吃飽了,活好了。”
“大自然是否是殘酷的?是生存的法則?還是自然的規律?想不被消亡,那么就要發揮自己的天賦。想活的更好,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大自然的贈予。”我似懂非懂地附和。
爸爸贊同地點了點頭:“所以欲望是衍生出來的產物,恐懼是因為不滿足。那么這顆星球本身有沒有思想,石頭金屬有沒有欲望?”
我愣住了,還是我沒有思考過的方面。我以為生物和物體是不一樣的,生物有生的價值,而物體卻是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是……
“發現了嗎?”爸爸看著我的思緒又開始分散,一句話把我拉了回來,然后說:“生物和物體都是由差不多的東西構成的,區別在于思想活動或者說精神領域。那么這就涉及到你為什么會是你,這是個體間的差別。你的思想怎么會出現在這里而不是其他空間,其他時間,其他載體里面。你存在的意義是不是和你要去的終點達成了一致。那情感又是什么?是凌駕于情緒,還是被情緒奴役。或許我們下次可以再討論這些問題。”
說完,爸爸就走了。我看著這個球,看著所謂的玩具,心中升起了一絲敬畏,越來越強烈,是對生命的敬畏。心想:“它真的可以幫我找到這些嗎?”我不自覺地拿起了眼罩戴上。
……
時間來到了一千七百年之后,因為在此期間內,飛虎那里始終是空洞和虛無,一片黑暗。回想故事的開始,我想到了一個和飛虎有交集的人,黃二兩,或許他可以讓我找到更多的答案。
他所出生的時代,人類的文明程度已經突飛猛進。由于火器的發明,電力的應用,普通人有了可以和妖獸抗衡的能力,所以人和妖之間變得更加陌生,但和大自然的關系也愈發緊張,這是一個末法的時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