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龍帶著楊伊琳回到學校,先給楊伊琳送到了她輔導員老師的單元樓下。看她事到臨頭,又猶猶豫豫的樣子,知道她這是第一次這么干。任誰第一次干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心中沒底,不知道該怎么辦。
他鼓勵了一會,總算看到楊伊琳在他的鼓勵還指導之下上了樓,這才自己給吳老師打了電話。
他在吳老師家里沒待多久,簡簡單單地把早上發生之事前因后果說了一番,吳老師也沒說啥。只是關心了幾個問題:有沒有人受傷?有沒有打架?有沒有人錄像?有沒有學生把這事放在網上?
接著她又叮囑了龐文龍幾句,以后碰到這種事情,盡量有話好好說。實在不行,控制不住現場人員的情緒,不知道張德輝所在班級輔導員的電話可以先給她打,她來聯系張德輝所在班級的輔導員處理這種事情。
龐文龍知道吳老師說的是正統處理這種事情的套路,當下不斷地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不論什么事情,好比牽牛一樣,都要先找到牛鼻子。自己管不了張德輝,總有管得了張德輝的人。
當然,對于龐文龍過來匯報這件事情,吳老師內心還是非常高興的,也非常欣賞龐文龍。這學生以前只看到認真學習了,沒想到辦事這么周全完全不像一般的大四學生,甚至比起她都不遑多讓。
這種事情,只要沒有人受傷,沒有造成惡劣影響,學工處的老師沒人吃飽了撐的去處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話是這樣,可要是哪個學生能主動匯報一下,這在老師心目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人和人的差別就是這么一點點拉大的。
對于如此會辦事的學生,任何老師都會另眼看待,因為這種同學與眾不同,因為這種同學以后成功的概率要遠遠大于其他還不懂這些事情的同學。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老師有什么機會,也會首先想到這種會辦事會來事的同學,因為人家考慮事情做事情一板一眼,給機會就能利用上,就能成事。給不懂事的同學?
辦砸了把握不住是一回事情,丟自己的人丟學校的人是一回事,最后自己的工作在領導眼中干的不好這是另一回事情。
“嗯,對了龐文龍,”就在他臨走之際,吳老師突然問了他一句:“我印象中你還沒遞交入黨申請書吧?要不要考慮一下入黨?”
嘖,看這些天忙的,差點忘了這事!
戀愛誤事啊!
雖然他幾乎已經確定日后可以靠上華夏萬方公司的大靠山了,可萬一呢?
閑著也是閑著,先有棗沒棗打一桿吧。
“我這學期暑期還在想這件事呢,就是一直不知道該怎么跟吳老師您開口說。”龐文龍趕緊補救道:“我回去就認真思考一下,好好總結一下自己大學這三年的心路歷程,總結一下對組織從不解抵觸到有所接觸到有了一些粗淺的了解到觸動的經歷,寫好了給吳老師您過目,您幫我把把關。”
作為一個那個世界工作多年的他,一下就聽出了吳老師話語中的涵義。
看似詢問,其實就是敦促,也是期盼,也是投資。
如此學業優秀,慮事周祥,干事穩重有章法的學生,只要不出意外,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自己是當年啥時候才明白這些的?
想一想這個,就知道人和人差距有多大!
而且這種差距,隨著時間的增長,只會越拉越大。
不給這種學生機會,給誰機會?
這種學生不入黨,誰入黨?
組織也希望盡量吸納更優秀的人才,而不是一些混子。
不跟這種學生搞好關系,和誰搞好關系?
說不定人家哪天就一飛沖天了。
年輕,那真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吳老師看著龐文龍,聽著他的那番話,心道,你這寫入黨申請書的套路怎么聽起來跟體制內寫了好多年材料的高手一般,這一聽就是積年老手才能領悟的寫作套路。
這還用我來把關?
你這套路水平可以給我把關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