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崇禎十七年,亦不負華夏”的評價,崇禎會心笑了。
如此一言,可謂最大認可!
這是自朱由檢清理完朝中“閹黨”之后,第一次發自內心的笑。
早春的寒風依舊冰冷刺骨,恰逢崇禎十七年明末的小冰河爆發時期,明都的氣溫極低。
朱由檢剛剛脫下龍袍,只穿一身白色內襯里衣。
在凜冽的寒風下,
朱由檢被凍得牙床咯咯作響,臉上沒半分血色。
林昊見狀,隔空施法,將一縷法力注入到朱由檢的身體中。
雖說目前處于‘歷史之書’中,無論怎樣做都不會改變歷史車輪,但還是得稍微照顧一下眼前的朱由檢。
若是讓朱由檢直接凍死,那就鬧笑話了。
畢竟正在給凡間錄制節目!
原本精神萎靡即將被凍死在冷風中的朱由檢,竟緩緩恢復幾絲精神。
朱元璋、朱棣感激著向林昊點頭,
父子二人亦沒說話。
現在,
朱由檢在見識過林昊的手段后,更是將他視作神仙。
滿懷著對林昊的敬意,朱由檢作揖行禮。
由于此刻的朱由檢已不著龍袍,代表的不再是大明皇室,僅代表崇禎一人。
所以這一禮,并無不妥。
“能得此等評價,朕……不,我死而無憾!”
崇禎仰頭,深沉感懷。
而后,
朱由檢對朱元璋、朱棣二人行禮。
“后世不肖子孫朱由檢,暫且拜別二位先祖!”
朱由檢說著,緩步行進至老槐樹旁。
在王承恩的幫助下,朱由檢伸手拉過白綾,毅然決然慷慨赴死。
正當朱由檢將白綾拉至脖子下方時,
在那天際之上,滾滾雷聲響徹。
“天為帳幕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腳,恐踏山河社稷穿!”
朱由檢聽聞此聲,宛遭雷擊。
這聲音,正是當年朱元璋所創詩篇。
詩句雖然通俗易懂,但那睥睨四野、霸氣絕倫的意境卻蘊含其中。
“太祖!”
朱由檢緩緩回身,發現身后的太祖并沒有說話,反而和所有人一起望向天際。
漆黑的天際之間,隱有亮光升起,化作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林昊負手而立,站于煤山頂端。
“即已見識過大明之衰……”
“何不見我們大明之威!”
林昊聲音落下,天際之間的畫卷紛紛展開。
畫卷中的內容展現所有人的面前。
...
與此同時,
凡間無數熒幕前的觀眾,被絢麗、盛大的畫卷中內容震得頭皮發麻,血脈噴張!
【對話古今】節目直播間:
“大明之威?終于來了嗎?”
“我就說節目組不能只發刀子,終于能見識大明之威了!”
“大明之威,數不勝數,終于能見識到嗎?”
“燃起來了!”
“之前看大明亡國,讓我當場哭出聲來,壓抑了這么久,終于來了!”
“…”
圍坐在熒幕前的后世觀眾,不由自主地雙拳緊握,一雙雙眼睛緊緊地盯著屏幕中的內容。
畫面里,
天際中的第一幅畫卷緩緩展開。
畫卷之中,兩軍對峙。
一方,有十幾萬腰身布甲、脖系紅巾的士兵,手持武器站在戰船之上。
這些是當年隨明太祖打天下的“紅巾軍”!
此刻的紅巾軍,只有不到20萬人,且戰船多是小舢板,聲勢不壯。
另一方,人數達數十萬,著青紫色戰衣,豎黑色軍旗。
旌旗之上,紋印醒目“陳”字。
陳友諒兵多艦巨,5000艘艨艟巨大無比。
船樓分上中下三層,中間置走馬棚,船樓上下的人說話互相聽不見,每層船樓有無數房艙,如同大廳。
船身鐵皮包裹,紅漆涂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