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
展現在觀眾們面前的不再是巨大化的《永樂大典》,而是一副‘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金戈鐵馬場面。
遠處一柄長劍閃耀寒光。
滾滾煙塵飄冉,頃刻間遮天蔽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般場景不只是存在于古詩中,此刻仿佛令觀眾身臨其境。
狂風呼嘯,席卷草野。
伴隨視角延伸,畫面聚焦在一個胯下騎棗紅馬的金甲猛男身上。
男子很年輕,甚至俊逸不減清秀。
顯然,
此人并非朱棣。
朱瞻基,作為朱棣的長孫,正在沙場之上做戰前動員。
“日月江山永在!”
“我們在大明軍旗之下,在日月山河的照耀下,將與敵軍主力決一死戰!”
畫面里的朱瞻基扯開嗓子,向數千名將士嘶吼。
在朱瞻基面前的,
是大明精銳中的精銳,千余名強悍騎兵。
“對面的敵軍,握著彎刀,他們做夢都想把我們的尸骨埋進他們的牧場,肥沃他們的土地!”
“一百年前,他們就這樣干過!”
“現在,他們又來了!”
大明將士們皆怒目圓睜,血氣、殺氣交糅。
朱瞻基繼續嘶吼:
“我們沒得選,我們一旦退后,我們的老祖宗會在地底下抱頭痛哭。一旦后退,我們的妻兒老小將淪為奴隸,終生飽受欺凌之苦!”
“如若你們看到朕落下馬來,不要哀悼更不要停止沖鋒,緊緊跟隨軍旗,握緊長矛揮舞刀劍,誓死方休!”
“日月山河永在!”
“大明江山永在!”
朱瞻基的嘶吼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傳入大明精兵耳中。
隨后,
在眾將士凝望下,朱瞻基拔出鋼刀,策馬于陣前奔馳。
朱瞻基的鋼刀一一碰撞大明將士們的鋼刀,將自己的熱血澎湃帶給每一名大明勇士。
此幕,
是朱棣長孫朱瞻基即位后的巔峰時刻。
歷史上,就是在這片草原,朱瞻基令大明精銳將士,斬殺瓦剌首領馬哈木。
畫面中的朱瞻基在動員過后,帶領身后精銳策馬奔馳!
身為大明帝皇,
朱瞻基竟身先士卒,沖在軍陣的最前方。
這就是大明皇帝的根,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就是漢人風骨!
...
與此同時,
【對話古今】節目評論區:
“牛逼牛逼,本期節目剛剛開始,我已經燃起來了。”
“朱瞻基可謂文治武功,并且是‘仁宣之治’的主導者,就連鄭和下西洋的事,都有朱瞻基的大力支持。”
“朱瞻基是文武全才!”
“朱瞻基帶兵打仗繼承朱棣血統,治國繼承了他爹朱高煦。”
“永樂朱棣沒有治國天賦,但在馬背上的功勞冠絕古今帝皇;仁宗朱高熾是仁義之君,沒有雄才偉略卻懂得與民休息。”
“朱瞻基可謂繼承他爹和他爺爺的所有優點。”
“燃!”
“這一期【對話古今】節目,有那味了。”
“...”
領略一番大明皇帝朱瞻基的動員畫面,凡間龍國的觀眾頓時熱血沸騰。
只不過是‘歷史之書’重映,
林昊以此作為本期【對話古今】節目開場,立刻令觀眾們感同身受。
明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