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防線上有數千艘戰艦,更是有著八艘戰星坐鎮,但卻沒法給士兵帶來太多的安全感。
38個蟲冢,其中甚至有著一等蟲冢存在,兵力通過估算至少也在3000萬以上。
也就是說,平均每支艦隊要應對超過400萬只戰蟲。
如果聯邦這邊的七支艦隊全是薔薇艦隊這樣的戰力,那問題自然是不大。
但偏偏其中有五支是家族艦隊,這就讓戰斗充滿著不確定性。
“指揮官,蟲冢群出現,距離3200萬公里。”
青鸞號的艦橋中,雷達長突然大聲說道,只見其面前的操控臺上,在雷達可探測的最邊緣處,出現了數十個紅色的圓點。
毫無疑問,那38個蟲冢已經來了!
“哈維爾,將目標進行編號,全艦隊維持二級戰斗準備,暫時還不到我們上場的時候!”
“是,指揮官!”
“接下來就是遠距離導軌炮打擊了,希望在蟲冢與防線接觸之前,能多摧毀幾個三等蟲冢吧!”
看著戰術板,林海不禁自語著。
按照江逐流的作戰計劃,在第一階段時,防線上的七支艦隊將各自集火三等蟲冢,盡量在那些蟲冢靠上來之前,先多干掉了他們一些。
雖說單憑瓦爾基里號或者林海的第三特混編隊,并無法依靠導軌炮直接在遠距離上摧毀蟲冢,但如果是一整支艦隊,并且集火的目標只是三等蟲冢的話,還是可以辦到的。
按照江逐流的話來說,那就是與其干掉幾十上百萬的戰蟲,還不如直接先搞掉幾個三等蟲冢來得劃算,同時,也可以最大幅度減輕第三階段絕殺一擊的壓力。
虛空中,近3000艘戰艦同時開火的聲勢,還是十分震撼人心的。
這每一波就是差不多十萬發彈丸轟出去,不過,就目前的距離來說,導軌炮在發射之后想要命中目標還得好幾分鐘的時間才行。
不過,即便是暫時無法得知是否命中,卻也不影響各艦隊依舊以每10秒一波的速度,持續不斷地開火。
終于,在5分鐘之后,第一波導軌炮的彈丸終于跨越了漫長的距離,狠狠轟在了那些三等蟲冢之上。
比起二等蟲冢來,三等蟲冢不僅僅是體積更小,其抗打擊能力也顯然要差很多。
只不過,看著戰術板的林海嘴角卻狠狠抽搐了一下。
與月球以及棕熊艦隊不同,那五支家族艦隊中竟然有三支艦隊...
全都打偏了!
每支艦隊一波上萬枚導軌彈丸,這一下全都打個寂寞。
要知道,這可不像是地球上巨艦大炮時代的海戰,還要先試射一波并調整后才正式炮擊。
所以,當第一波攻擊偏離了目標之后,就意味著后面那差不多30波攻擊,也同樣會偏離目標。
這可把江逐流給氣炸了,頓時便聯絡了那五支艦隊的指揮官,好一頓臭罵。
結果整了半天才知道,原來是他們的槍炮長在設定攻擊坐標時,把坐標給搞錯了。
這還不是一支艦隊,而是三支艦隊的槍炮長都犯了相同的錯誤!
雖然對于這五支艦隊的糜爛,江逐流是早有準備了,可沒想到的是,竟然糜爛到了這種程度上。
甚至連一個固定炮臺的職責都無法做好。
然而,這卻并不是最糟糕的,在一分多鐘之后,更奇葩的事情出現了。
先前明明命中目標的兩支艦隊,竟然在數波攻擊之后...
也打偏了?
這讓林海相當的無語,第一波都打中了,而蟲冢又是允許運動更不會進行規避,只要是參數沒有設置錯誤,在計算機的自動計算下,也絕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吧?
那么...
后面的攻擊到底是怎么打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