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蘇強在性格上的問題確實是一大堆,但這并不影響他看清當前的局面。
戰艦可不是汽車,方向盤一打就能轉彎。
巨大的戰艦如果想要在宇宙中改變航向,甚至是掉頭的話,便需要依靠遍布在戰艦全身的小型離子推進裝置,對姿態進行調整。
而這,并不是一個簡單或是快速的行為!
因此,原本是正對著敵人的近衛艦隊,此刻的朝向就有些尷尬了...
一百八十度原地轉向動作剛好完成了大半,幾乎是以側后方向著林海所帶領的機甲群,能夠使用且有射擊角度的近防炮臺,整支艦隊連30%都沒有!
即便是蘇強的反應很快,立刻下令近防炮臺部署彈幕,但卻已經來不及了。
在穿透近衛艦隊第三編隊的防御之后,機甲群距離其后方正準備退出戰場的六支編隊,僅僅只有大約1萬公里。
甚至都不需要再進行加速,眨眼的瞬間,機甲便已經沖入了戰艦的陣列之內。
整整二十支攻擊小隊,每一支小隊都有著自己的目標,至于X小隊的話,目標只有一個...
戰星!
依靠著遠超其他機甲駕駛員的技術,小隊的八臺機甲在畢方的帶領下,猶如是在星空中跳舞一般,一邊規避著攻擊,一邊向著目標快速掠去。
實際上,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所謂的規避并非發現有戰艦對自己開火,并在判斷彈道之后實施的規避動作。
如果真要這么干,即便是林海也做不到。
實際上,規避是一種依靠高速以一些高難度戰術動作配合使用,進行的一種無規則行為,而這種無規則行為便造成了對方射手無法跟上你的動作,更無法判斷你的下一步動作,從而沒法進行精準攻擊的效果。
當然,這里只是指近距離的白刃戰。
如果是遠距離的話,艦隊是可以依靠密集彈幕進行覆蓋打擊的。
在那種情況下,所能依靠的便只有運氣了,你技術再牛都沒用。
但很顯然,如今的機甲已經是虎入羊群,根本沒有近衛艦隊部署密集彈幕的條件了。
對于林海來說,現在是一個十分好的機會,這六支編隊剛為了退出戰場,已經將戰機全部回收了,至少在一兩分鐘內,這些戰機是不可能再出動了。
畢竟,戰機想要重新出擊,還得地勤人員先將回收的戰艦重新布置到彈射通道內才行。
而僅僅依靠戰艦的近防武裝,想要擊中比戰機還要靈活多變的機甲,這本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主要還是靠著防空導彈進行攔截。
轟...
就在林海帶著X小隊不斷靠近蘇強所在的戰星時,已經有一支小隊拿下了第一份戰果。
一艘毫無防備的空母,其空港、艦橋、引擎等重要部位,同時被多枚導彈擊中。
原本這種普通彈頭的導彈,并不可能一發便摧毀空母的空港,可問題就出在了那些戰機身上。
近千架剛被回收的戰機還沒來得及挪窩呢,一發導彈便精準地射了進來,好巧不巧地便命中了一架至少有一半導彈未使用的爆轟機,從而引發了劇烈的爆炸。
以為到這里就結束?
那就錯了!
劇烈的爆炸直接導致了其邊上幾架爆轟機的殉爆,而這種連環殉爆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畢竟此刻空港內有著近千架截擊機與爆轟機存在,而且還都是攜帶實彈的那種。
很快,一下接著一下的爆炸聲便在空港內不斷響起,直至最后,直接將整個空港給炸成了廢墟,甚至這劇烈的連環爆炸還將艦體外殼給炸出了不少裂口。